健康養身★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有些情況會導致放屁頻率增加,若排便狀況有改變,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網路流傳「連環屁恐怕是大腸癌前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民眾毋需過度緊張,連環屁與大腸癌之間並非劃上等號,很多原因會導致連環屁,其實每天排氣10幾次都算正常。蕭奕宗說明,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是放屁頻率增加的原因:


1.飲食:吃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豆類、肉類、蛋、牛奶等,會造成排氣增加。腸道細菌分解蛋白質後,會產生不好的氣味。


2.吃太快:進食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大量空氣會同時跑進腸道,使得排氣量增加。


3. 腸道環境不佳: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除了負責吸收營養外,也要對抗入侵的細菌與病毒,所以全身免疫細胞IgA最多的地方就在腸道,有著精密的神經系統,又有「腹腦」之稱。在理想狀態下,腸道好壞菌需保持恆定,一旦壞菌增加,就可能導致頻繁排氣。


4. 排便習慣不良:上廁所時間不固定,使得腸菌增生、排便不順,也容易腹脹、排氣。


5. 腸道腫瘤: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容易出現連環屁。但不是所有腸道腫瘤都容易放屁,大腸包括升結腸、盲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幾個部分,腫瘤若位在右側的升結腸、盲腸,因此處腸道空間較大,腫瘤容易到晚期才被發現,導致已轉移肝臟或腫瘤腸道出血,表現在外徵兆主要是貧血;另外可能出現連環屁的腫瘤,大多長在左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或直腸,如果合併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容易脹氣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盡早治療的話,初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除了連環屁要注意外,不排氣也有問題。蕭奕宗說,能吃能睡能拉最幸福,如果不排氣至少也要打嗝,吃進的東西一定要有「出口」,只進不出會變死水,長期可能引發阻塞性腸炎。此外,腹腔或骨盆腔開過刀的病人,術後可能造成腸道沾黏,發生腸阻塞,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腸道,導致不排氣,所以「排氣」也成了醫護人員觀察病人術後能否進食的重要指標。


排氣順暢代表消化好,身心較為舒暢,無法正常排氣,不只影響食慾,心情也會跟著低落。蕭奕宗建議民眾最好養成固定排便時間,同時也要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因為腸道蠕動除了受地心引力作用,也仰賴腹部肌肉力量,強化肌力可促進腸道蠕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冬天來了,許多人臉部容易產生乾癢的現象,特別好發於有異位性皮膚炎或魚鱗廯的患者。皮膚科醫師提醒,應依照自己個人膚質選擇對的保濕產品,加強臉部保濕,皮膚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冬季皮膚水分易流失 乾癢脫皮增困擾進入冬季,很多人會有臉部容易乾燥的現象,洗完澡後,臉上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不少男生早上起床後,進到浴室拿起刮鬍刀手起刀落,事前事後也不會刻意潔膚潤膚,刮鬍刀用完拿水沖一沖就算洗乾淨。其實,剃鬍子這件男生每日的例行公事,「眉角」可不少,一不小心甚至會細菌感染引起毛囊發炎,造成刮鬍疹。順著毛流刮減少摩擦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王筱涵表示,男性在剃鬍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低頭滑手機,抬頭看電腦」成了現代人最佳的寫照!現代人無時無刻都離不開3C產品,每天從早上起床睜開眼,直到晚上睡覺前,眼睛幾乎無法放鬆,不間斷的用眼,容易導致眼睛過度負擔,造成視力健康備受威脅。因此,除了降低使用時間外,營養師特別提醒要懂得「護眼之道」,才能延緩眼睛的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臺北市上週(12月24日至12月30日) 類流感門急診共12,043人次就診,較前一週增加了33%,自去年10月迄今,臺北市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共計有11人,其中10人未接種流感疫苗。近兩週校園通報流感群聚停課班級數增加1.7倍,相較於前一年流感季同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