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路盜用名醫肖像賣耳鳴藥 李宏信:治好耳鳴沒有仙丹

網路盜用名醫肖像賣耳鳴藥 李宏信:治好耳鳴沒有仙丹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近來頻頻傳出名醫代言非法藥品的消息,宣稱可以快速治療耳鳴,貼文遭到不少網友檢舉,經查證發現是照片盜用事件。耳鳴困擾著許多人,是需要長時間治療的病症,不肖商人憑藉醫師是耳鼻喉科權威的名氣,抓準民眾想快速治好耳鳴的期待,大肆進行宣傳,吸引消費者上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該事件已向警局備案,民眾切勿相信不實謠言,耳鳴的發生並非短時間造成,因此治療上需要花費心力,並尋求正規治療才是正道。


網路上假訊息充斥,連資深專科名醫也受害。日前在知名社交軟體臉書上,竟有不肖藥商盜用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的照片,並加以變造,添加「快速治療耳鳴」、「新研究證實有效」等字句混淆視聽,企圖誤導大眾相信李醫師為新藥功效代言背書。這則臉書訊息已遭到不少網友檢舉,經查證為照片盜用事件。受害當事人李宏信醫師得知後無奈搖頭表示,網路詐騙防不慎防,民眾要張大眼睛,切勿聽信受騙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


李宏信醫師多年來治療過無數耳鳴重聽的病人,他依據臨床經驗指出,耳鳴重聽目前確實是許多國人的困擾,加上治療十分需要時間及耐心,因此有不肖藥商抓住民眾想快速治癒耳鳴的心理,利用耳鼻喉科權威的名氣偽造誇大不實廣告,引誘無知民眾上鉤。這種行為既損人健康,又傷害醫師多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清譽,此舉萬分不可取,令大眾唾棄。


醫師提到,從門診臨床資料上可以看出,耳鳴患者大都是40歲以上中年人,成因是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2大因素。至於年輕族群罹患耳鳴,主因則為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用腦過度,造成耳部血管過度收縮阻塞。另外,三高問題使膽固醇、血脂肪在血管內沉澱阻塞,引起血液循環不良,局部缺血,組織壞死,內耳神經萎縮,都是耳鳴的元兇。


很多人認為耳鳴重聽症狀不可逆,其實只要及早介入治療,仍有機會延緩甚至改善聽力。通常3個月以內的初期耳鳴,只要多休息、調整生活的作息、飲食清淡,大多可以不藥而癒。但超過半年以上的病人,則需耐心服藥半年至1年,病情都可達到控制。就算是被耳鳴重聽困擾多年以上的病人,其實只要耐心服藥,也都還有機會改善。因為耳鳴產生的部位是內耳的蝸牛體,耳朵深處血管微細,因此血液養分及藥物都不容易進入,治療上不易,也需花費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治癒的目的。


李宏信醫師強調,耳鳴治療要把握黃金治療期,病人若不加以治療,耳鳴的聲音會愈來愈大聲,頻率會愈來愈密集,甚至連耳鳴發作的時間也變長,拖到這時才來治療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他呼籲民眾若出現耳鳴症狀,切勿服用來不明藥物,尋求耳鼻喉科專業醫師,對症治療,才是挽救聽力的根本之道。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3歲以下孩童因理解和專注力較不足,加上畏懼檢查等因素,往往容易影響視力檢查;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彥廷指出,其實除了驗光與眼睛結構檢查,且需評估視力是否處於穩定等狀況,若是確診孩童出現斜弱視,應把握治療黃金期,才能避免病況嚴重。通常滿3歲以上孩童,經過父母或老師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男性因感覺心中在燒,且喉嚨似乎卡卡,且還常有打嗝困擾,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胃食道逆流導致;開業診所院長郭育祥指出,包括肥胖、飲食習慣或多吃少動等,都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但其中當自律神經調節失衡時,恐怕也會成為致病原因,且也會持續出現火燒心的現象。郭育祥進一步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50歲的陳姓婦女,腹部2年前開始腫大,雖然曾到醫院檢查,但因為害怕而拖延治療,直到近期開始反覆腹痛,才再度就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龐渂醛醫師表示,陳女士的卵巢長了一顆為子宮5倍大的良性水瘤,體積將近為一顆木瓜大小。透過先進的單孔腹腔鏡手術,不僅手術傷口小、恢復時間也快,...

閱讀詳情 »

週一上班就在盼望週五下班、一次比一次高的業績目標、老闆的可惡嘴臉、同事機車的行徑。多少人因為工作心情不愉快,甚至可能影響心理狀態。幾項研究指出,缺少了某些應對之道,工作的負面影響就會壓垮你,但如果做到幾件其實不算太困難的事,事情就會更美好。這些事情包括?發揮家庭支持力量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