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消便秘除痔瘡 為何容易復發?

消便秘除痔瘡 為何容易復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有便秘和痔瘡的煩惱!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帶,可見便秘和痔瘡對於現代人的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有人出現便秘,每次上廁所都要超過半小時,甚至排便後,整個馬桶都是血,而且肛門還會掉出幾坨肉,還得用手把它推回去;然而,有不少人經由手術治療後,因為生活習慣不改,卻又可能再復發。傳統中醫認為,想要消便秘除痔瘡,應該要清熱活血、強健大腸直腸作用,提升肛門的力量使之逐漸消腫,使排出的大便成形、有力易排、保持腸道乾淨,那麼根治痔瘡是輕而易舉的事。

大便急不得 方式與力道要用對

大便是有學問的!李深浦中醫師年輕時也曾經深受痔瘡之苦,並從中體會到如何消痔,且根據古籍研發出改善便秘與痔瘡的中藥,從此之後就不再長出痔瘡;他表示,大便和小便不同,大便急不得,而且方式與力道也要用對,小便是液體可以快,大便是固體要慢,尤其是要用胃的部位出力擠壓大便來排大便,不可以用肛門出力,如果用肛門出力,就容易有痔瘡。

痔瘡息肉手術後 還會再長出來

肛門處長出痔瘡,原來是因為便秘且加上排便方式錯誤而造成。李深浦醫師指出,肛門用力排便,會使肛門處的血管像吹氣球般越吹越大,進而產生痔瘡,而且一用力,往往就會出血,血色鮮紅,而且痔瘡息肉用手術開掉之後,還會再長出來。所以,要想消便秘除痔瘡,一定得用對方法!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大便首先要用胃部力量出力收縮才對,有便意時再去大便,大不出來也不要用力,可吃藥來助排大便。

大便不順恐猝死 如廁後要多看一眼

千萬別小看大便,李深浦醫師指出,臨床上,因為大便不順暢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也很多,由於大腸與直腸是推升全身衛氣根源,氣不足,血也會不足,推升到心臟力量就會不足,心臟受到內外夾攻時,就有猝死之虞;所以,大便後應該要多看一眼,看看大便是否成條?是否有血?是否太硬?而痔瘡可分內外痔與痔漏,內外痔就是腫,瘡就是膿,也就是會產生痔漏,並會通到大腸與直腸,而且有痔瘡的人,大腸息肉的機率也較高;然而,經由吃中藥以及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可以使大便成條,以及使直腸撐開大便形狀變粗,進而改善消化系統。此外,人要懂得生命運作,珍惜生命,好好的尊敬肉體,不是隨心所慾,各器官都是神聖的,要小心尊敬的使用,身體才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6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骨盆腔炎時,患者會有下腹痛、發燒等症狀,觸診時會有壓痛感;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醫師蘇奕綾指出,診斷上,因骨盆腔炎不容易確診,加上容易引起輸卵管發炎、沾黏等後遺症,因此若有疑似症狀出現時,就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否則嚴重時,可能使細菌擴散感染整個腹腔,恐危急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董氏基金會最新公佈2018年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資料,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紓壓方式有差異,用「運動」及「宗教活動」方式紓壓者,年紀較長上班族比例明顯高於年輕上班族;而年輕上班族用「睡覺」及「玩電動或線上遊戲」方式紓壓,比例明顯高於年紀較長的上班族。整體而言,靜態性紓壓-「看...

閱讀詳情 »

75歲劉伯伯,5年前開始右腳行走感到疼痛,以為是足底筋膜炎,不僅自行購買痠痛貼布,更不斷換穿氣墊鞋想改善,但症狀卻日益嚴重,到今年起走路只能仰賴拐杖,且走走停停、愈走愈短,才出門走5分鐘就無法前行。4月初劉伯伯突發右下肢冰冷、發白、倍感痠痛及抽痛,至醫院急診發現為血塊脫落阻塞血管,造成下肢動脈栓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血栓,除了先天因素影響,包括臥床、長期不動、接受手術後、罹患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口服避孕藥、懷孕和肥胖等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劉冠霆指出,尤其當靜脈內的血栓,隨著血流經過右心到肺臟時,恐怕會因卡在肺動脈及其分支,促使肺部血液灌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