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掃墓後身上冒焦痂 小心是恙蟲病

掃墓後身上冒焦痂 小心是恙蟲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男子去年清明節上山掃墓,回家突然發高燒、肢體麻木,就醫發現,其鼠蹊部有焦痂,確診感染恙蟲病。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4至5月病例數快速增加,6至7月到達高峰,提醒民眾上山掃墓最好穿著長袖衣褲,並塗抹防蚊藥。

清明上山掃墓要小心

清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常會接觸到恙蟎生長的草叢環境,而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根據2013至2015年資料顯示,全國各縣市都有病例分布,其中以澎湖縣、台東縣及金門縣的病例數較多。

恙蟲病致死率高達6成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表示,恙蟲病是經由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致死率高達6成以上。

穿著長袖衣褲預防

楊靖慧提醒,清明掃墓或於連假期間至郊外踏青,最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並於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以減少恙蟎叮咬的機會;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接觸草叢的暴露史及活動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1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37歲王先生出生後總是臉色蒼白,8個月大時被診斷為重度乙型地中海貧血,爾後因脾臟腫大,14歲時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由於接受排鐵劑治療,也必須定期接受各項超音波檢查,並每3個月定期抽鐵蛋白追蹤,雖然因病情飽受折磨,但他聽從醫囑規律回診追蹤治療,生活日常仍與常人無異。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2)北台灣1口氣增加16例新冠本土個案,與1名華航群聚確診患者,當中3例屬宜蘭「銀河百佳樂」群聚,10例與案1203相關(獅子會前會長),同時再傳3例不明來源本土個案,分別為案1217、案1220、案1221,衛生單位正全面調查匡列接觸者,確認有無其他確診者。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新增16起本土案例,11日才剛宣布升級為社區警戒第二級,是否會緊接著升級至第三級?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升級標準為單週出現3起以上群聚事件,或單日內出現10起感染源不明的確診案例,今日新增案例中許多屬於前一日的宜蘭與新北群聚延伸,另外3起感染源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恙蟲病流行季節來臨,民眾於郊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草叢環境,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降低感染恙蟲病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今(110)年截至4月7日止,全國恙蟲病共計確診30例,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14例佔最多、其次宜蘭縣4例、南投縣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