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緩解腸躁症 教你這麼吃!

緩解腸躁症 教你這麼吃!

臺灣腸躁症的盛行率約22%,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也比一般人高出2倍,對工作效益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的影響。「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可有效緩解腹脹、腹痛或便秘等症狀。

大腸激躁症與腸胃炎不同

腸胃炎指胃、大腸、小腸等器官發炎,通常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及原蟲感染,症狀大多都是急性的。而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簡稱腸躁症)的診斷標準為,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最近3個月每週至少超過1天有以下症狀的其中2種:
1.腹痛、脹氣與排便有關,排便後會暫時紓解。
2.排便次數改變,如便秘或腹瀉。
3.大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或水便)。
4.排便的情況改變(需要用力解、有急迫感或覺得解不乾淨)。
5.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腸躁症與飲食習慣 息息相關

腸躁症的成因與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高油脂、高精緻糖)等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因此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目前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方式,緩解腸躁症的3個方法:
1.藥物治療:止瀉止痛、抗痙攣、精神科藥物。
2.紓解壓力:心理治療、規律運動。
3.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少攝取某些高FODMAP食品。

FODMAP(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以及多元醇),是指存在於食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FODMAP攝取過多時就可能誘發腸躁症,但並非所有FODMAP都是腸躁症誘發因子,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

幼兒老人不適宜使用低腹敏飲食療法

「低腹敏飲食」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之下分三階段進行,以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之飲食建議,且不建議長期使用。一般健康人、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建議採取低腹敏飲食。臺灣常見的低腹敏食物有白米、糙米及其製品,以及火龍果、百香果、奇異果、草莓,紅蘿蔔、菠菜、茄子…等。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女性到了四、五十歲,常開始冒出一些婦科疾病,常見就是子宮肌瘤,較嚴重的就是子宮頸癌、卵巢癌等,這與生活壓力及飲食習慣都有關聯。營養師李婉萍在「李婉萍的營養天地」分享了「呵護子宮、卵巢,避開4大地雷飲食,攝取3種食物」,照顧健康得從日常飲食做起,除了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小智心愛的奶奶在他升上國小2年級時的暑假過世了,原先開朗活潑的小智,在開學前幾天開始睡不著,常黏著媽媽哭。開學後,小智每天早上都說身體不舒服,哭著不想上學;在學校上課也無法專心、下課也都只待在教室裡發呆。放學後寫作業的速度變得很慢,安親班老師發現後關心他,小智卻哭著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第2類與第3類民眾施打牛津AZ疫苗,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親自帶頭施打,今(13)日羅一鈞說自己與副指揮官陳宗彥,都沒有發燒與頭痛等症狀,僅在施打部位有些疼痛,雖然中央地方同步催打氣,施打人數仍然低迷,指揮中心鬆口用不完只能報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由孟加拉(案1060)、菲律賓(案1061)、衣索比亞(案1062)及愛爾蘭(案1063)入境;全台累計1,062例確診,當中11人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60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