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壺腹癌 內視鏡切除副作用少

罕見壺腹癌 內視鏡切除副作用少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6歲的劉先生從40歲就開始接受成人健檢與高級健康檢查,健檢資歷已有25年以上,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透過健康檢查能在問題發生前,及早應對與處理。以往檢查報告都正常,直到4、5年前大腸癌腫瘤標記指數(CEA)顯示過高,連續追蹤2年仍找不到任何病兆或瘜肉,心上猶如懸著大石,無法安心。

腸癌腫瘤標記指數過高 發現壺腹黏液型腺癌

近期劉先生接受高級健康檢查,內視鏡檢查顯示胃食道逆流嚴重,轉介胃腸肝膽科門診,發現壺腹長了1.5公分的腫瘤,為十二指腸第二部份內側腸壁,檢查較難被發現。切片檢查發現是惡性腫瘤,確診為罹患罕見零期的壺腹黏液型腺癌。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李傑哲表示,長在壺腹內的腫瘤,如果是傳統開刀,至少要切掉1/2的胃部、胰臟頭、局部的十二指腸及膽道,手術時間長、過程棘手。術後會產生膽道、胰管狹窄的併發症,術後縫合會有膽汁滲漏,容易感染。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減少副作用及後遺症

李傑哲主任表示,選擇「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不僅可保留器官,也能達到完整治療,減少副作用、後遺症,預後也較好。零期的壺腹黏液型腺癌,尚未嚴重到出現黃疸或是腹痛及腫瘤壓迫造成膽道嚴重阻塞,手術過程順利,劉先生術後經過4天休養已平安出院,往後仍需定期追蹤。

劉先生會督促家人自費去健檢,常常跟他們說要投資健康,千萬不要等也不要省,一同關心自己的健康,避免小病拖成大病。預防醫學的觀念相當重要,透過健康檢查能早期發現癌症病兆,早期治療可提升癌症的治癒率及存活率。如果延誤診斷或不當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恐怕危及生命。(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6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眼袋非老年專屬你是否也以為「眼袋」是中老年的特產?其實不然,有些人年輕時就已經出現眼袋了!整形外科醫師指出,年輕人出現的眼袋類型,通常是先天性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脂肪易突出於眼眶外形成眼袋;而後天形成的眼袋是下眼部膠原蛋白流失,眼輪匝肌及皮膚失去彈性,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夏季炎熱,很容易發生中暑。建築工人小宋經常頂著烈日工作,卻不曾感到身體不適;日前因服用感冒藥,工作時突然頭痛,且幾乎要昏厥的現象,到醫院急診,診斷是「熱抽筋」。中暑可能危害生命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抽筋、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管署公布新增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未滿月女嬰。該名新生兒於本(106)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病患住院治療後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本週依氣象報導各地仍持續出現高溫,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6大高危險族群更得留意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