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皮膚病發作又癢又痛 糖尿病患與老人是高危險群

罕見皮膚病發作又癢又痛 糖尿病患與老人是高危險群

【NOW健康 陳盈臻/桃園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狀況都不好,容易搔癢,一旦表面有傷口就很難癒合。1名70多歲的阿嬤糖友症狀更嚴重,不僅大腿冒出大塊紅疹及水泡,讓她疼痛難耐,甚至遍及全身,接受皮膚切片檢查後,確診為「類天皰瘡」,是由某種降血糖藥所致。


林口長庚皮膚部教授紀景琪說,「類天皰瘡」為罕見皮膚病,當免疫系統認知錯亂,誤把正常的皮膚當作敵人攻擊,就會導致皮膚結構解離而產生水泡,但確切原因不明。台灣發生率為每年每百萬人中有4.7例,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以中老年人居多,男女比率差不多。


部分「類天皰瘡」案例與藥物副作用有關,為了釐清在眾多藥品中哪些有較高的關連性,長庚醫院皮膚部與土城醫院藥劑科團隊攜手研究,共搜集6,572位病患用藥狀況,進一步分析與此疾病的關連性。


紀景琪指出,這是國內外首次針對多種藥品進行大型統合分析研究,調查發現,使用「保鉀型利尿劑」的病人,發生類天皰瘡風險為是未使用族群的1.75倍;而糖尿病患者使用新一代降血糖藥「雙基胜肽酶抑制劑」的風險,是未使用族群的1.92倍。


至於其中作用機轉?紀景琪分析,特定藥物可能藉由結合在皮膚基底膜的蛋白分子,進而改變抗原特性,活化免疫細胞,造成皮膚的破壞與發炎反應,但後續還需要許多研究來更深入了解其機轉。


台灣每年約有108例新診「類天皰瘡」個案,年紀越大風險越高,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陳偉迪說,目前治療以類固醇藥品為主,另加其它免疫調節劑輔助,如果患者年紀較大,且伴隨其它疾病,1年內死亡率約2至3成。


陳偉迪提醒,如果皮膚出現紅疹和多發性飽滿水泡,即使有搔癢感也必須忍住,避免抓破水泡導致感染。如有常規使用藥品,不可自行擅自停藥,應帶著正在服用的藥物至皮膚科門診,由醫師評估給予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壯陽藥含西地那非別亂吃 下場可能小弟硬不起來反要命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長痘痘很痛,也很尷尬,還會留下疤痕,讓你時不時回想起這段慘痛經歷。雖然大部分的痘疤都會在幾個月後消失,你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加快痘疤康復,並防止色素沉著。現實中,光光一晚上的時間是治不好痘疤的,但是以下向你介紹的療法、產品和皮膚保養小提示,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一定可以讓你的皮膚顯著改善。你只要找到適...

閱讀詳情 »

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每一個手指對應著一個內臟,所以看指甲的狀況,就能知道一個人的心肝脾肺腎有什麼問題,甚至上面的坑坑窪窪,也各自有特殊含義。通過指甲看健康,這真的有科學根據嗎?記者特地請教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楊洪湧。      「從醫學的角度來分析,看...

閱讀詳情 »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可見美白對於女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臉蛋紅潤有光澤、光彩亮麗。但是臉上暗黃、雀斑、黑點都讓她們懊惱不已。對於二十幾歲的你,追求面容的靚麗應該注重養血。 西紅柿汁在天然的食品中,具有保養皮膚、調理自己身體的食物有很多。來杯西紅柿汁 是首選,每日喝1杯西紅柿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