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年輕媽媽肺腺癌轉移卵巢 ALK標靶治療控制喜伴兒

罕見!年輕媽媽肺腺癌轉移卵巢 ALK標靶治療控制喜伴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年42歲的陳女士彈奏鋼琴,譜寫生命樂章。她八年檢查發現卵巢有10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報告顯示肺腺癌轉移,是罕見肺癌轉移至卵巢的患者,且也轉移至腦部。當時陳女士的基因檢測發現ALK基因突變,但當時無適合的標靶,只能先化療。所幸,後來加入「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的臨床試驗,迄今用藥已過了五個年頭,能繼續陪伴孩童成長。

罕見ALK基因突變肺癌治療 健保與國際指引同步接軌

肺癌長年居死亡率排行榜,且6成患者多晚期,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教授表示, 肺癌依照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因此治療依照細胞型態與基因變異決定,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在台人常見的突變基因為EGFR,已有許多標靶藥物可選擇。

陳育民進一步指出,在EGFR無突變的族群,若為ALK基因突變的患者,健保署也已給付三種ALK抑制劑作為ALK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於第一線治療使用,與國際治療指引同步接軌。

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用於第一線 有助提升五年存活率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醫師表示,今(2020)年6月的美國癌症年會報告,長期追蹤結果顯示,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用於第一線治療,其五年存活率可達62.5%,對照接受第一代ALK 陽性抑制劑的患者,五年整體存活率僅45.5%,顯著改善患者整體存活期。且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34.8個月,也更能幫助控制肺癌,減少因為抗藥性而惡化的風險。

晚期肺癌患者最怕腦轉移,王金洲醫師提及,即使對於初診斷時就發生腦轉移的患者,試驗結果亦顯示使用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對於腦轉移患者較第一代佳。因此,去(2019)年12月健保署放寬「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給付規範至第一線,醫師建議,只要基因檢測確認ALK陽性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應優先使用「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

腦瘤後又肺腺癌腦轉移 標靶治療助控制

63歲樓先生在多年前罹患腦瘤,接受手術後,近三年又發現口語表達能力日漸不佳,本以為是腦部曾開刀導致逐漸失能,後因久咳未癒,檢查才發現是肺癌轉移腦部,面臨罹患腦瘤又遭逢肺癌腦轉移的雙重打擊,所幸在醫師診治下,藉由基因檢測發現ALK基因變異為陽性,而開始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的治療,迄今已超過兩年。

診治樓先生的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ALK陽性肺腺癌的治療,過去只能化療,自2009年開始有第一代ALK陽性抑制劑,肺腺癌的治療上才有新進展,但由於第一代標靶對腦轉移的預防、轉移效果有待提升,而後有第二代ALK陽性抑制劑,甚至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他提到,對比三者的用藥經驗,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效果不錯,在治療建議上是病人的首選藥物,不僅對腦轉移的控制效果好,甚至預防之後產生腦轉移的風險也明顯。

診治陳小姐的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唯昱則說,肺腺癌ALK陽性的患者,治療不錯仍活超過5年機率很大,陳小姐治療已逾8年他也不感意外,不過仍呼籲有家族史等高風險患者,應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測,及早發現治療。

精準醫學持續突破 為罕見肺癌患者帶出曙光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理事長指出,台人常見的肺癌突變基因為EGFR,在第三代EGFR抑制劑治療下,存活期可超過三年,至於罕見的ALK突變肺癌,資料顯示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的治療下存活期更可超過五年,再次顯示基因檢測對於患者治療選擇及預後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一名八個月大男嬰有輕微感冒情形,母親為增加水分補充,特地在泡奶粉時加入較平常更多的100cc水份稀釋,卻造成男嬰水中毒而產生痙攣。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嬰幼兒大量水份,由於腎臟不成熟,不僅無法順利排除水份,更可能導致細胞水腫的一連串病症,為人父母不得不慎。健康醫療網htt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天氣逐漸轉涼,小心恐引起眼中風,尤其一旦發作,就必須把握黃金12小時的治療時間,尤其若是中心視力中風,黃金治療期恐僅只有1.5個小時;北榮眼科主任劉瑞玲指出,只要能及時給予抗血栓藥物或是高壓氧治療,就能有效降低對眼睛視力的傷害。 眼中風影響視力 眼中風主要是因供應視網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你有宿便的困擾嗎,小心長期下來恐使身體累積毒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當毒素殘留越多,超過身體排除功能負擔時,就會影響到健康,尤其當糞便產生後,若24小時內不能離開身體,就容易使腸道變成細菌滋生地。 宿便產生毒素 影響新陳代謝 當宿便長期...

閱讀詳情 »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耳與腎臟關係密切。而我們常說肝有病,需補腎。所以,按摩雙耳,除了通經活絡,調理臟腑,還可以補腎養肝。老中醫教您如何按摩雙耳,為了健康經常試試吧! (圖片來源weixin)提耳尖用食指和拇指各捏住一個耳尖,然後往上提。 牽耳輪用食指和拇指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