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憂鬱症事出有因 中醫籲多走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三月裡陰冷的天氣,濕答答、灰濛濛的讓人好憂鬱,在中醫診所裡,因為憂鬱症就醫的民眾變多了;中醫師說,會罹患憂鬱症都事出有因,除了用藥物治療外,必須要找到造成憂鬱症的原因,而且應該要運動,但不要做太過激烈的運動,多走路最好。

中醫師施丞修的門診中,經常會有憂鬱症病人來求醫;他指出,除了因為憂鬱症來就醫的病人外,會出現憂鬱症的問題,因為腦部的食慾中樞和情緒中樞相連,往往有不少憂鬱症病人因為吃抗憂鬱藥出現肥胖後,而來中醫尋求減重治療,但其實從他們的眼神中,可發現都有憂鬱症的問題。

在以前,尚未有抗憂鬱劑的藥物出現時,要治療憂鬱症,竟然是用高濃度的糖水來讓病人獲得改善;施丞修醫師解釋,因為高濃度的糖水會使病人腦神經衝動的情形獲得緩解,進而能讓病人可以睡覺,但是,高濃度的糖水卻會讓憂鬱症病人變胖。

施丞修醫師並表示,憂鬱症和家庭生活以及更年期都有很大的關係,除了用藥物治療外,應該要做心理輔導,找出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不可以一直吃藥;以中藥而言,加味消遙散是可做憂鬱症的治療,但是也只是讓心情變好,對於血清素並沒有作用。

另外,要讓憂鬱症病人不致掉入胡思亂想的漩渦,遊丞修醫師並建議,最好是多做運動,運動可以讓腦袋放空,就不會一直想不停,腦中的血清素就不會不夠,但是運動不可太過激烈,而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至於要讓病人好睡覺,不失眠,也可熱敷肩膀,做些物理性治療,都對改善憂鬱症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0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面對國人睡眠障礙的困擾,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黃名琪主任解析睡眠障礙,並就睡眠障礙臨床案例,告訴大家如何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及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養成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男性血中睪固酮濃度不足,當心代謝症候群惡化!一名瓦斯行老闆30歲時自行送瓦斯,體力身材維持良好,但40歲過後請了夥計幫忙不再扛瓦斯筒,沒多久便快速發胖,接著罹患糖尿病同時合併攝護腺肥大。抽血檢驗發現男性荷爾蒙指數趨於零,由家醫科轉診至泌尿科後開始補充男性荷爾蒙,糖化血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家都知道補充維他命B12對健康有幫助,但很多人不知道B12也是神經修復的輔助利器,像是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坐骨神經痛等疾病,都可以透過補充B12加快改善症狀。骨科診所楊宗翰醫師表示,維生素B12能夠改善神經元傳導,輔助修復神經組織,但一般營養補充品之B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好想被誇獎皮膚好!好想擁有無瑕疵的肌膚!這種心聲人人都有,但是擦了再多保養品都沒辦法達到,到底該如何是好?尤其痘疤,無論化妝技術再好,似乎也掩蓋不住痘痘的疤痕,與人面對面的時候總是好緊張。現在醫療科技進步,除了擦表面的保養品之外,有很多種雷射可以幫忙,但是雷射恢復期長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