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慢性肺阻塞咳不停 中西醫合併治療針灸4穴位可改善

罹慢性肺阻塞咳不停 中西醫合併治療針灸4穴位可改善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63歲姚女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友,進行藥物治療2年,體質變得虛寒,行走坐臥間容易咳嗽、胸悶和喘不過氣,加上手腳時常冰冷,嚴重影響睡眠,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謝伯駿醫師針對4個核心穴位予以針灸治療,並輔以中藥調理體質,從既有的西醫治療加上中醫合療3個月後,姚女士氣喘吁吁的情形有明顯改善,也不再因活動而咳嗽,至今治療逾8個月,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中醫將慢性阻塞性肺病 歸類為肺脹等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醫療系統成本造成劇大影響。謝伯駿醫師說明,中醫將其歸類為肺脹等疾病,典型症狀有喘、咳、痰及活動後喘等。現代醫學一般會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降低發炎、打開呼吸道,使呼吸更容易,而中醫則會在望聞問切並參考肺功能檢查等數據後,針對心肺功能改善,增強患者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避免換季或溫差變化大時,誘發症狀加劇之情形。


謝伯駿與胸腔內科團隊合作,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配合西醫常規治療,合併針刺療法能更進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品質,並應用機器學習執行關聯性規則分析,深入探討各種穴位刺激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療效,最終分析出足三里、風門、膻中及定喘這4個穴位可作為治療的核心穴組。


罹慢性肺阻塞咳不停 中西醫合併治療針灸4穴位可改善

▲醫師會根據患者當日就診的病情不同,以這4個核心穴位與其他穴位做搭配治療。(圖/NOW健康製作)


三里、風門、膻中、定喘4穴位 可作為治療核心穴組


足三里位於膝蓋下約4橫指、脛骨旁開1橫指處,針灸此穴位可補脾胃氣、改善營養、增強肌肉力量;風門位於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上角相平,此穴位可補益肺氣,改善呼吸功能;膻中位於前正中線上,2乳頭連線的中點,此穴位可補益肺氣及全身之氣、改善心肺功能及喘症;定喘位於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可抑制喘症。


謝伯駿解釋,醫師會根據患者當日就診的病情不同,以這4個核心穴位與其他穴位做搭配,比如案例中的姚女士過去易伴隨頭暈,便可搭配風池及百會穴等,或足三里搭配側三里與側下三里,以增強呼吸肌肉的力量,對改善症狀相當有幫助。


謝伯駿表示,在西醫治療的前提下,配合每周1次的針灸治療和中藥調理體質(如定喘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小青龍湯、麥門冬湯或百合固金湯等處方),患者約在3個月左右會有明顯進步。特別提醒民眾,因個體病情不同,不建議民眾自行抓藥。而COPD患者的針灸療法可作為合併療法進一步改善症狀,不建議完全取代常規藥物治療;胸部針刺治療時不要過深,以防刺傷肺部組織造成氣胸,有暈針史者也須提前告知醫師。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過敏影響孩子成績? 這些過敏症狀讓專注力無法集中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導讀 4月28日,解放軍454醫院急診收治了一名緊急轉院的病人。這名中年女性患者,因摳破了腳趾上的一個小水泡,短短八天後,傷口惡化到差點截肢的地步。醫生發現,造成她病情惡化如此嚴重,除了她感染的是超級耐藥細菌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而進一步調查發現,她的家族里四代人...

閱讀詳情 »

「放寬心、高齡產婦也能有健康寶寶」懷孕是一個女孩蛻變成女人的重要過程,不知不覺因為工作的忙碌,懷孕的時候已經變成大家口中所謂的「高齡產婦」啦!一般來說在生產時滿34歲,就被醫界界定為高齡產婦!雖說高齡產婦缺點是身體狀況機能變差,且比較容易有併發症,可是在經濟上的穩定度比較高,經過工作的磨練、耐心和E...

閱讀詳情 »

    (示意圖via有做變色處理) 1、不適宜捶腰 腰酸腿脹時,我們通過捶打酸脹的肌肉來緩解不適,​​同樣,不少女性在經期也會習慣性地捶打腰部緩解腰部酸脹。但這麼做卻犯了錯。 婦科專家指出,經期腰部酸脹是盆腔充血引起的,此時捶打腰部會導致盆腔更加充血,反而加劇酸脹感。另外,經期...

閱讀詳情 »

女孩月經期間很敏感,臉上長痘,身體難受,脾氣暴躁,恨不得身上掛個牌子標識“別惹我”,雖然壞處不少,但月經排毒排污血卻有利於女性養生。那麼月經期間吃什麼排污血呢?   經血是血液和一些脫落的子宮內膜、子宮頸粘液及陰道分泌物的混雜液體,屬於身體的廢棄物。月經期間,女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