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新冠肺炎你會重症或輕症? 基因裡可能有答案

罹新冠肺炎你會重症或輕症? 基因裡可能有答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感染新冠肺炎以輕症居多,少數會發展成重症,為何患者有不同嚴重程度?除了患者本身的慢性疾病、年紀和免疫力等因素外,科學家已展開國際合作,試圖從患者的基因中找尋答案。義大利西恩納大學 (University of Siena) 遺傳學家Alessandra Renieri表示,宿主的基因差異可能是面臨嚴重肺炎的關鍵之一。

輕重症差異 基因差異可能是因素之一

新冠肺炎延燒,台灣3百多名案例中,符合嚴重肺炎定義的患者約在5-6%,大多以輕症為主。而死亡5例中,多數為年紀大、有慢性共病的患者,但其中一名是年僅40歲的健康領隊。綜觀國際病例,任何人都可能發展成重症,國際專家相信,基因可能是一項關鍵。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國際正啟動「COVID-19宿主遺傳計劃」(COVID-19 Host Genetics Initiative),將分析和比較嚴重COVID-19感染者與輕度或無症狀病例的基因。

受體、免疫基因為目標 國際參與熱烈

研究鎖定與ACE2受體相關的基因,ACE2受體是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大門。另外,與免疫相關基因也是重要目標,可能造成感染後免系統過強,對自身組織造成傷害,或者特定血型的遺傳基因具有某種「保護機制」─目前中國已發表初步研究。

「我們尚不清楚哪些基因可能使人們容易成為COVID-19重症,但是鑑於大流行的速度,研究人員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找到可能的高風險族群。」領導研究計畫的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遺傳學家Andrea Ganna如此表示。

許多基因銀行都表達高度興趣,除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還包括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有機構更預計收集正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檢體,Alessandra Renieri預期義大利就有11家醫院參與計畫。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兒科專家Jean-Laurent Casanova則預計專注於50歲以下,感染前是「健健康康」族群,為何會成為重症。

另外,報導指出,英國政府則啟動官方計畫,也正收集檢體、分析基因,在這些研究中,在很短時間內,有機會解開重輕症差異之謎。

【延伸閱讀】

對付嚴重型氣喘教戰守則 陳怡行醫師解答不可不知

控制近視點散瞳劑會傷眼嗎? 醫師一次解答錯誤迷思

七旬老翁無「齒」「礙」生活 植牙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作者:黃曼瑩女生年紀輕輕僅35~40歲左右,就已經有不孕,甚至停經的問題,可以說是「卵巢早衰」。有一句俗話:「20歲怕懷孕,30歲怕不孕,40歲怕卵巢早衰」,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要擔憂著不同的生理問題,如果有「卵巢早衰」,可能到40歲,卵子就耗盡走向停經。(影音/攝影江旻駿) 卵巢早衰發生原因與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開口,空氣中就飄散異味,讓周遭的人避之唯恐不及,而當自己發現口腔出現異味時,也都會禮貌性的與人保持相敬如賓的距離,以免尷尬。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源源不斷的口臭?改善口腔異味的方式又有哪些?口腔異味成因多 牙周病最為常見新光醫院家庭牙科主任胡剛碩表示,因口腔衛生欠佳,牙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產後的肚皮會因為懷孕時筋膜過度拉扯而被撐大,導致肚皮筋膜鬆弛,若要「回腹」,得要把握產後黃金週,加速讓腹部歸位,但是拉扯過的筋膜要回復到原本的緊實度,的確不太可能百分之百。整形外科醫師馮中和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鬆弛的肚皮能於產後自然回復的狀況不一,若過了產後黃金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 用藥治療達共識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最新統計,罹患糖尿病總人數約有221萬人 ,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更佔了九成之多。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多數病患死於包含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臟衰竭等心血管併發症。因此,糖尿病學會與心臟學會共同發布了全世界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