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羅慧夫愛台灣助唇顎裂童 首屆「羅慧夫人道獎」頒出

羅慧夫愛台灣助唇顎裂童 首屆「羅慧夫人道獎」頒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出身美國終身奉獻台灣,協助許許多多唇顎裂兒童不受病疾遭歧視,長庚醫院前院長羅慧夫受到美國整形外科協會(ASPS)肯定,以羅慧夫之名設立「羅慧夫人道獎」,第1屆經由各方學者專家推薦,委員會最終選出「微笑行動」創辦人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威廉.馬吉(William P.Magee)為今年度獲獎人。


羅慧夫在1959年以宣教士醫師的身份帶著1家4口,自美國飄洋渡海來台,在台灣奉獻自己40年的人生。當時台灣醫療環境百廢待舉,羅慧夫醫師憑藉著將上帝的愛傳遞給病人的信念,使台灣的整形外科由逆境中慢慢有了雛形。


羅慧夫愛台灣助唇顎裂童 首屆「羅慧夫人道獎」頒出

▲羅慧夫從不藏私傾囊相授,將自己的學生送至國外學習最新的技術,今羅慧夫醫師的學生也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開枝散葉發光發熱。(圖/長庚醫院提供)


羅慧夫不因種族或是語言上的差異而有所保留,以患者的利益作出發,陸續設立全台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及自殺防治中心。1976年羅慧夫醫師在王永慶創辦人的延攬下,擔任長庚醫院第一任院長,長庚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表示,羅慧夫任內進行跨科功能整合,並創立了全台第一個顱顏中心。


林口長庚醫院執行副院長陳建宗也說,羅慧夫從不藏私傾囊相授,將自己的學生送至國外學習最新的技術,回國後貢獻自己所學,現今羅慧夫醫師的學生也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開枝散葉,發光發熱,讓台灣人將羅慧夫醫師的愛與熱情繼續延續下去。


羅慧夫醫師以其雙手與愛,治癒病人殘破的心、靈、身體,甚至在退休後捐出退休金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且繼續組織海外義診行動,不分國界只為病人著想的情操,是醫療專業進行人道奉獻的最佳典範,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以羅慧之名設立「羅慧夫人道獎」,顯得意義特別重大。


今年2月,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ASPS)理事長約瑟夫·洛西(Joseph Losee)寫了1封信給中研院院士魏福全,提到他想在學會設立1個「人道獎」(Humanitarian Award),來表彰全球整形外科醫師的人道典範精神,想到台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的羅慧夫前院長,正是這樣典範的代表。


由於草創之初需要1筆基金,於是長庚整形外科系主任林有德教授立即聯絡歷年院內、外的同門師兄弟,大家得知消息後都立刻無私解囊,在極短的時間內募得款項,美國學會也立即召開委員會向全世界公告,基於這個獎項是以羅慧夫醫師命名,學會也取得其家屬的同意,以羅慧夫的家徽打造獎座。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婦人子宮瘜肉與肌瘤阻生育 內視鏡速潔刀除病灶助好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為提升民眾對於癌症的重視及警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舉辦第3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目標。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活動除了傳遞健康理念,更期許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37歲健身網紅教練「筋肉爸爸」,自身沒有三高病史,卻在中秋節突然中風,幸好緊急就醫,搶救順利,目前正積極復健中。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說明,「腦中風送醫時間」為救治的關鍵,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   據統計...

閱讀詳情 »

「天呀!真的是我得癌症嗎?」、「我還有機會成為媽媽嗎?」一名42歲的陳小姐,是一個開朗負責任的護理師,因為左腹越來越大,以及腹部疼痛外院就醫,轉到台中榮總確診為卵巢癌,術後繼續接受六次化學治療,完成第一次所有療程。化療後人工受孕  卵巢癌患者迎接新生命臺中榮總婦科主任呂建興醫師表示,陳小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守護每位乘客和更多用路人的生命安全,今年10月16日「世界從心開始」日,立法院厚生會結合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舉辦全民CPR急救訓練,台灣大車隊積極響應,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時,路上奔波的司機能挺身而出,發揮具急救技能的雙手,把握黃金時間救助倒下乘客、同事、或其他用路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