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久站或久坐的民眾要注意,請仔細觀察自己或親朋好友的腳部,
若皮膚冒出紅色或藍色的扭曲血管,或者結成塊狀…,
很有可能已經有「靜脈曲張」的症狀。
醫師表示,靜脈曲張是不正常擴張的靜脈,以小腿靜脈最為明顯,
除了會凸出,甚至出現膨脹或扭曲。
由於靜脈周圍皮膚呈紅腫微熱,走路時會容易疲累、有疼痛感。
雖然下肢靜脈曲張的真正致病原因至今仍然不明,
但可以歸納的誘因之一,因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並很少改變,
血液蓄積下肢、不循環…,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
便產生靜脈壓過高。而工作、懷孕、賀爾蒙、先天體質…等也都是產生靜脈曲張的原因,
據統計,懷孕是造成婦女靜脈曲張比例多於男性4倍的最主要原因。
以往治療靜脈曲張,包含注射硬化劑和傳統手術,
醫師指出,雖然注射硬化劑不用開刀,但可能會造成色素過度沈澱、皮膚潰瘍、成果不彰…等後遺症,
不但如此,因為藥物會隨血液流至全身、危險性高,還被美國FDA禁用、下令停止生產。
醫師提到,傳統手術風險高,容易破壞血管附近組織,
術後常會雙腿無力、無法行走,也經常發生去除好的血管,壞的血管卻沒處理的現象;
近年由於醫學進步,靜脈曲張可運用雷射顯微治療,能改善傳統治療所造成的後遺症,
並可利用儀器精準去除受損靜脈,並修補損壞瓣膜。
醫師建議,為避免成為「靜脈曲張」患者,
不應長時間坐下或站立,可以一段時間走動,促使靜脈回流;
於空檔時,或是回到家,都應該抬高下肢以舒緩不適的症狀;
目前還流行穿戴壓力適度的靜脈曲張襪,可以延緩病情…,如此,相信可以擁有健康美麗的雙腿。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