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在所有癌症中,乳癌已經撕掉「不治之癌」的標籤,癌友拼的是存活時間,甚至治癒的一天到來!如果希望翻轉乳癌,量身訂作的治療是新觀念,其中更關鍵的是只要屬於侵襲性乳癌,就有「微轉移」的風險,因此,在手術之前,就應該開始進行化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再接續手術後的治療,此「新輔助型治療」的做法,更是致勝的關鍵!

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乳癌的組織型態區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癌。

侵襲性癌以侵襲性腺管癌佔最多,預後也較差

乳癌的組織型態區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癌,非侵襲性即所謂的原位癌,預後比侵襲性癌好很多,5年存活率幾乎可以達99%,甚至100%;而侵襲性癌則以侵襲性腺管癌佔最多,預後也較差。

手術切除腫瘤後,仍然不可輕忽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暨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表示,侵襲性乳癌可視為全身性的癌症,意即復發風險很高。即使在手術前先透過正子造影把全身檢查一遍,當下沒有發現任何部位轉移,但是並不代表「微轉移」完全不存在,例如在血液中微小的組織鈣化,是無法被發現的,畢竟檢查儀器仍然有所侷限。或是即使手術切除腫瘤,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但是也不可輕忽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

事實上,這一些可能存在的微轉移,可以透過輔助性藥物預防!即在手術之前就先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包括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以HER2陽性乳癌患者來說,在術前先透過數次化療、標靶藥物治療,好處在於可以使手術可能變得較無侵犯性,能增加後續乳房重建的機會,同時減少手術前潛在癌細胞微量轉移的可能性。

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不同的乳癌類型有不同的治療策略與療程,在用藥決策前要充分鑑別。

【乳癌大致分4型】

1名48歲的孫姓乳癌患者說,2年前自己的姐姐也因為罹患乳癌,卻拒絕化療,導致癌細胞快速增長擴散,而錯失治療良機,飲悔而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目前乳癌根據賀爾蒙接受體與HER2受體免疫染色結果,大致可分為4大類型:

1.賀爾蒙接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

2.賀爾蒙接受體陰性、HER2受體陽性。

3.賀爾蒙接受體和HER2受體皆為陽性。

4.賀爾蒙接受體和HER2受體皆為陰性。

「新輔助型治療」觀念 有助預防微轉移

不同的乳癌類型有不同的治療策略與療程,在用藥決策前要充分鑑別。預防癌細胞復發,手術前的藥物輔助治療再加上術後的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突破觀念。舉例來說,HER2陽性乳癌患者,在手術前可先接受化療、標靶藥(包括靜脈注射與皮下注射),兩者雖然藥效與副作用一致,而皮下注射優點為時間花費少,只要2~3分鐘,可正常生活,也不需裝人工血管,提供患者便利性。而手術後必需繼續接受標靶滿12個月。

提醒,無論是做為術前輔助治療,或是術後輔助治療,建議先與醫師溝通,並依據個人的病況與需求,擬定適合個人的治療決策與計劃。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713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34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大腸癌更是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第一,年新增患者超過一萬名以上。醫師表示,大腸癌治療準則以手術切除腫瘤杜絕後患為主,二期以上則術後輔助使用放、化療以避免病灶轉移或復發;然而,由於化療的副作用,使得多數患者在治療中面臨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歲琳琳是唇裂兒,2歲的時候不懂表達也不會說話,某次,媽媽趁著琳琳感冒的就醫機會詢問醫師,經安排做心智評估後,鑑定為發展遲緩,起初原本因家中經濟狀況較差,一度讓琳琳無法至早療日托就讀,所幸在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協助下,提供學費補助,讓琳琳現在就和一般小孩沒兩樣,今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熱翻了!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7月7日為24節氣中之小暑,過了小暑表示盛夏已經來臨,且臺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外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如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可能因工作屬性而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如果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脫水。5招自保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藝人王思佳在臉書上大方分享與媽媽布蘭妮一起體驗電音波醫美療程,引發網友熱烈關注與討論。對此,醫美診所院長林安之表示,因電音波是採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不需恢復期,接受度較高,不但北部女性趨之若鶩,在台南、高雄地區,門診中也遇到很多女性病患詢問其優缺點。 院長林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