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在所有癌症中,乳癌已經撕掉「不治之癌」的標籤,癌友拼的是存活時間,甚至治癒的一天到來!如果希望翻轉乳癌,量身訂作的治療是新觀念,其中更關鍵的是只要屬於侵襲性乳癌,就有「微轉移」的風險,因此,在手術之前,就應該開始進行化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再接續手術後的治療,此「新輔助型治療」的做法,更是致勝的關鍵!

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乳癌的組織型態區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癌。

侵襲性癌以侵襲性腺管癌佔最多,預後也較差

乳癌的組織型態區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癌,非侵襲性即所謂的原位癌,預後比侵襲性癌好很多,5年存活率幾乎可以達99%,甚至100%;而侵襲性癌則以侵襲性腺管癌佔最多,預後也較差。

手術切除腫瘤後,仍然不可輕忽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暨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表示,侵襲性乳癌可視為全身性的癌症,意即復發風險很高。即使在手術前先透過正子造影把全身檢查一遍,當下沒有發現任何部位轉移,但是並不代表「微轉移」完全不存在,例如在血液中微小的組織鈣化,是無法被發現的,畢竟檢查儀器仍然有所侷限。或是即使手術切除腫瘤,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但是也不可輕忽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

事實上,這一些可能存在的微轉移,可以透過輔助性藥物預防!即在手術之前就先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包括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以HER2陽性乳癌患者來說,在術前先透過數次化療、標靶藥物治療,好處在於可以使手術可能變得較無侵犯性,能增加後續乳房重建的機會,同時減少手術前潛在癌細胞微量轉移的可能性。

翻轉乳癌關鍵:肉眼看不見的微轉移不可忽視!

不同的乳癌類型有不同的治療策略與療程,在用藥決策前要充分鑑別。

【乳癌大致分4型】

1名48歲的孫姓乳癌患者說,2年前自己的姐姐也因為罹患乳癌,卻拒絕化療,導致癌細胞快速增長擴散,而錯失治療良機,飲悔而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目前乳癌根據賀爾蒙接受體與HER2受體免疫染色結果,大致可分為4大類型:

1.賀爾蒙接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

2.賀爾蒙接受體陰性、HER2受體陽性。

3.賀爾蒙接受體和HER2受體皆為陽性。

4.賀爾蒙接受體和HER2受體皆為陰性。

「新輔助型治療」觀念 有助預防微轉移

不同的乳癌類型有不同的治療策略與療程,在用藥決策前要充分鑑別。預防癌細胞復發,手術前的藥物輔助治療再加上術後的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突破觀念。舉例來說,HER2陽性乳癌患者,在手術前可先接受化療、標靶藥(包括靜脈注射與皮下注射),兩者雖然藥效與副作用一致,而皮下注射優點為時間花費少,只要2~3分鐘,可正常生活,也不需裝人工血管,提供患者便利性。而手術後必需繼續接受標靶滿12個月。

提醒,無論是做為術前輔助治療,或是術後輔助治療,建議先與醫師溝通,並依據個人的病況與需求,擬定適合個人的治療決策與計劃。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713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知名藥廠「杏輝」出包,食藥署7月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該藥廠所生產的6項藥品在持續安定性試驗上不合格,也就是效期未到,但藥品的主成分含量卻降到8成以下,影響治療效果。 這6項藥品分別為「杏輝布咳樂液」及「若蘭仙施面皰凝膠」2款處方藥;「杏輝欣吉視點眼液」、「杏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市再增登熱本土病例!1名70多歲居住在桃園市龜山區男性,9月8日突然身體覺得忽冷忽熱與發燒狀態,到新北市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且頭痛,9月11日到同1個診所就醫,立即轉至醫院住院,9月12日肢體出現紅疹,登革熱NS1快篩陽性,採檢確認感染第1型登革熱,目前住院治療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由菲律賓入境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再增1例(第499例)。指揮中心確認第499例不論在當地與入境時都沒有症狀,同班機接觸者17人,9月9日曾在菲國接觸同樣要來台10人,目前正確追查名單,一旦確認將列居家隔離對象。 20多歲菲籍女入境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隨著人口老化提高,台灣65歲以上人口更是在2013年底突破12%,人口老化速度遠大於歐美國家。初步估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因女性在停經之後骨質會快速流失,而在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又更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