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了誰來照顧? 醫拋長照保險制

老了誰來照顧? 醫拋長照保險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今(108)年8月連兩起照顧悲劇,引發各界思考長照政策不足之處。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日前在直播指出,除了民眾「給別人照顧很不孝」觀念要改,長照資源、照護人數不足仍是問題,而原因就是財源。王明鉅建議,長照制度應從「稅收制」轉為「保險制」,「每個月只要付幾百塊錢,就可以讓父母親受到長照照顧,吸引更多資源、人才投入,也能提升長照品質。」

照顧悲劇時有所聞 醫指長照資源不足

今年8月25一起藥師殺死病妻自殘重傷,8月27又一起老翁推失智妻落水再跳圳,雖然照顧壓力非輕生單一主因,但引發各界注長照政策不足之處。王明鉅表示,衛福部每年用稅收233億推長照計畫,因有財政負擔,無法照顧所有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大約僅涵蓋4成。

王明鉅提到,目前政策注重在社區關懷站,發展社區ABC長照據點,但因分配資源,對於失能較嚴重、需要外勞,或住在機構的患者提供的照顧資源較少。

據統計,2025年台灣將有100萬失能人口,2030年增加到120萬人失能,大部分是老人;且長照機構從民國100年只有兩間,102年增加至7間,106年12間,107年20間,王明鉅問「顯示太多人撐不下去,未來該怎麼辦?」。

介護離職影響家庭 照顧者壓力大

王明鉅引勞動部據指出,約有230-250萬勞動人口,因家中有親友需要照顧而影響工作,10幾萬人因此離職,或常常請假、換工作等。「企業界也體驗到,長照沒有做好,可能培養幾10年的員工就離職了。」王明鉅認為,在事業最順利時「介護離職」,對國家、公司和個人都是損失,如果請不起外勞,就會影響整個家庭。

「有病人告訴我,雖然有請外勞,但患者有失智,常有口角甚至打人,只好自己照顧,講到一半眼眶就紅了,一方面是很不捨,但自己實在是照顧不了。」王明鉅也分享親身照顧病母的經驗,雖然本身是醫師,仍坦承「全家人壓力都很大」,何況是一般人?

長照人才不足 醫拋長照保險制

王明鉅強調,目前長照窘境就是找不到照顧人才,但是長照需求很強烈,他認為最關鍵的方向是開放長照保險,「雖然民眾會害怕付錢,但如果每個月只要付幾百塊錢,就可以讓父母親可以受到長照照顧,吸引越來越多資源、人才投入,整個長照品質也會變好。」他說,靠社會互助,每個人出少少的錢,建立好長照的機制,來減少長照悲劇。

「人都會老,總會生病,要自己扛嗎?還是讓社會一起扛。」王明鉅預測,台灣未來10年老化速度會加快,要保握黃金時間,讓目前還沒老的人健康,「不要老了就倒下去,才會繼續吃喝玩樂,創造出銀髮經濟。」他更認為,目前應多投資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

【延伸閱讀】

沉默殺手肺腺癌 國際標靶治療新趨勢

把握學齡前評量黃金期 小一新鮮人入學免煩惱

乳癌腦轉移別放棄 標靶化療二合一提升存活4-5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忠義基金會拍攝公益短片,邀請台灣好媳婦佩甄參與演出,希望能喚起民眾對失依兒童的關注,佩甄說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幸福,也想讓其他孩子有同樣的幸福感,因此佩甄呼籲大眾,一同響應公益。 忠義基金會目前已支持7000多位孩子成長,過程仰賴社會大眾不遺餘力的愛心,因此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林先生是個精神病人,由年邁父母長期照顧,也讓父母心理壓力大,林先生時常不規則服藥及不固定回診,導致病情不穩定,工作也無法勝任,因無業生活面臨困苦,經由轄區公衛護士及社區關懷訪視員先行評估及檢視案家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協助案家連結社政之社會福利救助及勞政之就業,並時常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高雄醫學大學、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等機構研究人員所組成的肝癌研究團隊,以榮陽團隊第四號染色體基因體定序為基礎,歷經十年努力,找到與肝癌有關的抑癌基因,並且發現一個新的癌症遺傳機制,將有助於未來發展肝癌風險預測、篩檢與個人化精準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六十四歲的周太太,停經後駝背的情況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除了影響美觀外也造成腰酸背痛,近來症狀越來越嚴重,在一次滑倒的意外中,她的右手橈骨因為去撐地板而骨折。 骨質疏鬆好發於女性 中國附醫台北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程智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