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乾癬相較於蕁痲疹、溼疹和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也是最難纏的慢性皮膚病,由於病情反覆,許多病人在症狀稍有改善時就會自行停藥,這使得乾癬治癒的機率因而降低。

 

乾癬又稱為「牛皮癬」或「銀屑病」,在台灣乾癬的盛行率約0.2%至0.3%,患者在頭皮、臉部、身體和四肢等部位的皮膚,會出現銀白色脫屑和紅色斑塊。如不及時治療,嚴重時恐形成紅皮症,造成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脫屑、腫脹,連淋巴結、內臟均可能受到波及。

 

中醫師鄭愛蓮指出,有1位30多歲的乾癬病人,從10幾歲就開始發病,看過西醫也有吃藥,但是一停藥就又全身發作。後來,他改以中醫調理治療,2年後症狀雖有明顯改善,卻不再回來看診,只有在偶爾發作時會回來拿藥,斷斷續續地治療,卻一直沒有根治。

 

鄭愛蓮建議,會發作表示還沒有完全好,要繼續調理,否則還會復發,一般乾癬病人在症狀改善之後,需要再調理1至2年的時間,才能讓身體機能完全正常。除了中醫以中藥、針炙等調理,生活作息和飲食也很重要,尤其喝酒很容易引發乾癬。

 

鄭愛蓮表示,這位患者前陣子到法國遊玩,因為大啖海鮮美酒,結果讓乾癬再次爆發,為了想要根治,他在父親的陪同下決心回到診所醫治。醫師建議,如果確定要用中醫治療,必須在好了之後再調理一段時間,才能嘗試回復正常飲食,如果症狀嚴重,建議可吃素1、2個月,讓身體代謝的負擔輕一點,等到身體調理正常了才能停止。

 

鄭愛蓮強調,乾癬治療期很長,有些病人會擔心吃太久的中藥對肝、腎臟造成危害,科學中藥的重金屬含量都是政府核准範圍,吃1個禮拜青菜的重金屬含量等於吃1年合格中藥的含量,完全不用擔心身體可以代謝的。

 

乾癬不容易治癒,患者要有恆心、不間斷的調理,還要加強飲食的控制與規律的生活作息。鄭愛蓮提醒乾癬患者,對海鮮、酒精和生冷食物都應忌口,平日應該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最好不要去游泳池,因為游泳池水的含氯成份很高,不利於皮膚痊癒,可以常到海邊,多曬太陽對乾癬的病症會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8歲的鄭惠真是名幼兒園老師,早睡早起、吃素、沒有抽菸喝酒等惡習。6年前,一度胸悶、咳血、發高燒到40度,她趕緊到醫院急診,經過檢查發現,肺部竟長了一顆3公分大的腫瘤,靠近支氣管又壓迫到心臟,確診罹患肺癌第3期,當時醫師宣判生命只剩3個月。「自己生活作息正常,還到醫院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乳癌患者到了第四期,有20-30%癌細胞可能會轉移,當中又有70%左右會轉移至骨頭。一位罹患乳癌的62歲吳姓婦人,一直不積極治療,直到有一天因為手麻、脖子痠到醫院求診,才赫然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並造成頸椎壓迫性骨折,擠壓神經而出現手麻症狀;由於頸椎塌陷狀況較為急迫,...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中醫也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稱其有明顯的解熱、抗菌及消炎作用。但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告訴記者,姜雖有非常高的食療和藥用價值,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下面幾類人尤其要注意。 手腳心發熱的人。 這類人屬於陰虛體質,是體內津液不足所導致。而生薑性...

閱讀詳情 »

有時候腐乳做為人們送飯的一道下飯小佐料。雖然起到一個開胃的效果,但是有的人認為這不屬於一種對身體達到好處的食物,也不被人們列為營養食品中範疇的一類。可是在冬天如果可以適當的吃一些腐乳的話,還有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腐乳比大豆好在哪裡?腐乳是以大豆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后製成的豆製品。通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