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中醫對付頑強乾癬 需配合飲食與作息調整減少復發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乾癬相較於蕁痲疹、溼疹和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也是最難纏的慢性皮膚病,由於病情反覆,許多病人在症狀稍有改善時就會自行停藥,這使得乾癬治癒的機率因而降低。

 

乾癬又稱為「牛皮癬」或「銀屑病」,在台灣乾癬的盛行率約0.2%至0.3%,患者在頭皮、臉部、身體和四肢等部位的皮膚,會出現銀白色脫屑和紅色斑塊。如不及時治療,嚴重時恐形成紅皮症,造成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脫屑、腫脹,連淋巴結、內臟均可能受到波及。

 

中醫師鄭愛蓮指出,有1位30多歲的乾癬病人,從10幾歲就開始發病,看過西醫也有吃藥,但是一停藥就又全身發作。後來,他改以中醫調理治療,2年後症狀雖有明顯改善,卻不再回來看診,只有在偶爾發作時會回來拿藥,斷斷續續地治療,卻一直沒有根治。

 

鄭愛蓮建議,會發作表示還沒有完全好,要繼續調理,否則還會復發,一般乾癬病人在症狀改善之後,需要再調理1至2年的時間,才能讓身體機能完全正常。除了中醫以中藥、針炙等調理,生活作息和飲食也很重要,尤其喝酒很容易引發乾癬。

 

鄭愛蓮表示,這位患者前陣子到法國遊玩,因為大啖海鮮美酒,結果讓乾癬再次爆發,為了想要根治,他在父親的陪同下決心回到診所醫治。醫師建議,如果確定要用中醫治療,必須在好了之後再調理一段時間,才能嘗試回復正常飲食,如果症狀嚴重,建議可吃素1、2個月,讓身體代謝的負擔輕一點,等到身體調理正常了才能停止。

 

鄭愛蓮強調,乾癬治療期很長,有些病人會擔心吃太久的中藥對肝、腎臟造成危害,科學中藥的重金屬含量都是政府核准範圍,吃1個禮拜青菜的重金屬含量等於吃1年合格中藥的含量,完全不用擔心身體可以代謝的。

 

乾癬不容易治癒,患者要有恆心、不間斷的調理,還要加強飲食的控制與規律的生活作息。鄭愛蓮提醒乾癬患者,對海鮮、酒精和生冷食物都應忌口,平日應該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最好不要去游泳池,因為游泳池水的含氯成份很高,不利於皮膚痊癒,可以常到海邊,多曬太陽對乾癬的病症會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來,陸續有民眾反映指接到詐騙集團電話,偽稱是健康保險署之人員、警察或檢調人員,告知明眾健保卡被他人冒用,做為詐領醫療補助金、積欠保費、名下之銀行帳戶涉及刑事案件,必須在偵查期間被凍結,若是要避免被凍結,需先繳交保證金,且要求明眾將帳戶之存款匯入「假檢警」所提供之監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新生命的誕生總是帶給新手爸媽無比的喜悅,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養兒育女的疑問,知識來源的取得卻令許多家長感到惶恐與不安。尤其當醫生的專業與老一輩的認知衝突時,常常令人無所適從。   有鑑於此,衛福部為了加強行動化的育兒知識管道,將「育兒親職網」加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有臥床病患的家屬千萬別大意!台中一名七十歲的中風老翁,因吸入性肺炎被家人送到急診,經住院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會診牙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滿口堆積厚厚的牙結石,且發出陣陣惡臭味,經詢問家屬因工作忙碌,沒時間幫老翁刷牙,差點導致吸入性肺炎而喪命!牙醫師提醒,口腔內的特定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8歲的李姓女大生,半年前,突然出現頻尿、腹部莫名變大等症狀,有如懷孕3個多月,以為是自己變胖了,就醫檢查,竟發現卵巢長了一顆12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罹患卵巢癌第一期,所幸及早發現,已順利手術切除。   收治個案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指出,該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