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人慢性病吃到5種藥以上 得小心「多重用藥」藏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不少銀髮族都因為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藥師就提醒,其實只要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就是「多重用藥」,得特別留心潛在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引發暈眩而導致跌倒、低血糖、低血壓、排尿困難、腸胃道出血及急性腎功能惡化等不良影響。

台灣有多少老人有多重用藥的問題?事實上根據台大研究指出,台灣失能老年人有多重用藥的情形者高達81%,而嚴重多重用藥,即開立10種以上處方藥者則高達38.1%。

72歲的錢阿伯就是典型例子,曾到多家醫院就診,結果因為服用多種藥物,引發身體不適、暈眩無力而被送到奇美醫學中心急診,藥師一查,發現阿伯吃的慢性病藥多達17種,趕緊幫助整合用藥,現在只須服用8種藥物,讓身體的負擔大大降低。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劉盈伶表示,該院近年正積極提供長者友善的整合式健康照護,藥劑部從2018年開始與急診醫學部合作,針對到急診的長者,利用雲端藥歷進行病人的用藥整合,減少病人嚴重多重用藥及不適當用藥的情況,且用藥建議同時也會傳遞至住院及門診,讓病人可以接受連續性的照護。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從2018年06月至2019年08月,一共評估741人次雲端嚴重多重用藥,經藥師整合傳送電子訊息給醫師後,出院時平均用藥品項從12.5種降低至7種。

劉盈伶提醒,用藥要安全,老人家得對重複用藥及不適當用藥有正確認知及重視,老人家用藥務必遵照以下6種原則:
1. 固定的醫療院所,找固定的醫師追蹤治療
2. 了解自己的疾病與用藥
3. 主動告知醫師您的病情與用藥
4. 記錄藥物是否產生副作用
5. 確認服藥時間與方式,按時服藥
6. 調整藥物應與醫師討論,不應自行增減或停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自疫區返台、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者,不少人都得面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坐健康監」要求,長達2周時間,不想關出不安與焦慮,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提出4項建議,可以規劃充實的2周課表按表操課,尤其每天運動、每天利用...

閱讀詳情 »

生產後的媽媽們不免都會經歷產後掉髮的問題,到底為什麼產後會大量掉髮呢?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由於懷孕期間身體的內分泌變化會連帶影響頭髮毛囊的生長期,因此產後雌激素恢復正常狀態時就會出現大量掉髮的問題,這是正常的現象,無須過度擔憂!  頭髮也是有生命力的,會經歷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等階段,正常...

閱讀詳情 »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便秘有時候不能輕忽!一名高齡90歲的老翁,長期有便秘困擾,家人一直以為是上了年紀、腸道退化,十多年來全靠軟便劑幫忙「打通關」,直到醫師苦勸他檢查,這才發現禍首其實4公分大小的腫瘤阻塞腸道,趕緊以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醫師提...

閱讀詳情 »

您慢跑時會發作暈眩?!當心已罹患椎動脈狹窄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