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人慢性病吃到5種藥以上 得小心「多重用藥」藏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不少銀髮族都因為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藥師就提醒,其實只要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就是「多重用藥」,得特別留心潛在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引發暈眩而導致跌倒、低血糖、低血壓、排尿困難、腸胃道出血及急性腎功能惡化等不良影響。

台灣有多少老人有多重用藥的問題?事實上根據台大研究指出,台灣失能老年人有多重用藥的情形者高達81%,而嚴重多重用藥,即開立10種以上處方藥者則高達38.1%。

72歲的錢阿伯就是典型例子,曾到多家醫院就診,結果因為服用多種藥物,引發身體不適、暈眩無力而被送到奇美醫學中心急診,藥師一查,發現阿伯吃的慢性病藥多達17種,趕緊幫助整合用藥,現在只須服用8種藥物,讓身體的負擔大大降低。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劉盈伶表示,該院近年正積極提供長者友善的整合式健康照護,藥劑部從2018年開始與急診醫學部合作,針對到急診的長者,利用雲端藥歷進行病人的用藥整合,減少病人嚴重多重用藥及不適當用藥的情況,且用藥建議同時也會傳遞至住院及門診,讓病人可以接受連續性的照護。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從2018年06月至2019年08月,一共評估741人次雲端嚴重多重用藥,經藥師整合傳送電子訊息給醫師後,出院時平均用藥品項從12.5種降低至7種。

劉盈伶提醒,用藥要安全,老人家得對重複用藥及不適當用藥有正確認知及重視,老人家用藥務必遵照以下6種原則:
1. 固定的醫療院所,找固定的醫師追蹤治療
2. 了解自己的疾病與用藥
3. 主動告知醫師您的病情與用藥
4. 記錄藥物是否產生副作用
5. 確認服藥時間與方式,按時服藥
6. 調整藥物應與醫師討論,不應自行增減或停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鑽石公主號」郵輪抵台時,旅客曾下船趴趴走,北北基頓時草木皆兵。(翻攝自YouTube)優傳媒記者陳重生/新聞切片昨(7日)晚一名友人賴我,說他下午跟認識多年、但一直未曾謀面的女網友,約好星期六終於要一起吃飯喝咖啡了。怎知,敲定後不到兩個小時,情勢急轉直下。 「怎麼了?」從字裡行間,讀得出...

閱讀詳情 »

網路傳言「癌症患者不可吃菇類,主要因菇類太營養會滋養癌細胞而使病況加劇」,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菇類富含多醣體與膳食纖維,可適量食用有益健康;然而,若有痛風、高尿酸、或腎功能不良者建議可先諮詢營養師建議再食用,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網路傳言「菇類營養價值高、...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範武漢肺炎,除了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之外,懂得利用「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引用國外研究指出,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每一類食物多樣化,...

閱讀詳情 »

為防堵疫情擴散,近日民眾討論的話題多離不開酒精與口罩,然而,目前不僅口罩難買,就連消毒用酒精也多處缺貨。衛生福利部指出,其實使用95%酒精4份加1份純水稀釋就可做為居家消毒用的酒精!  武漢肺炎造成人心惶惶,不僅口罩大幅缺貨,就連消毒用酒精也一瓶難求。衛生福利部提醒,若買不到75%消毒酒精,用9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