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值秋分,日夜溫差變化大,是氣喘的好發季節;除了氣候因素外,這幾年來隨著空氣汙染及過敏原增加,環境因子也成為誘發氣喘發作的重要風險因子。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是5.6%,有73.3%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且多達67.2%完全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生活中如果發現常要求他人重複說話內容、總是調高電視音量、聽力突然變差或持續出現耳鳴等狀況,可能是聽力出了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耳鼻喉科楊宗翰主任表示,聽損者中有二成毫無自覺,除了定期聽力檢查,應儘速就醫。自覺聽力問題未就醫 聽損有五大風險根據1,358名民眾做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不少銀髮族都因為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藥師就提醒,其實只要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就是「多重用藥」,得特別留心潛在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引發暈眩而導致跌倒、低血糖、低血壓、排尿困...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哈裡·比徹醫生在義大利擔任軍醫,治療受傷的士兵。當嗎啡用完後,他給士兵們注射了生理鹽水,但他沒有提到告知他們這一轉換。在大約40%的病例中,疼痛消失了。比徹的發現在有關疼痛和安慰劑效應的理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安慰劑效應是一種現象,一個人的病情會得...

閱讀詳情 »

背架是常見的醫療輔具之一,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背架?背架又有哪些功能呢?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背架常用於脊椎相關疾病,主要用以保護脊椎、維持脊椎穩定;因此,提醒患者最好遵照醫囑確實穿戴背架,才能加速傷況復原、避免症狀惡化。  背架是很常見的腰背部醫療輔具之一,常用於脊椎因疾病(如脊椎側彎、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苗栗一名四十多歲的女子,兩年前患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由於症狀不明顯,不以為意,平日也沒多加注意保健。日前因雙下肢麻痛,不良於行,且臀部有麻木刺痛感,小便的感覺變得遲鈍,才至部立苗栗醫院就醫。經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是「馬尾症候群」,當日隨即安排緊急手術予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住在香山區高齡100歲王炎生老先生,自律嚴謹且熱心助人,加上生活起居及日常活動尚可自理,他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甚至也加入香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時常與社區老朋友一同共餐、上課;重陽節前一天恰好是王老先生生日,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在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陪同下,拜訪王炎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失智症的成因,除了6成是阿茲海默症外,還有血管型失智症,例如:中風、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部缺氧等,與及其他可治療性失智症,如腦瘤、正常腦壓水腦症、維他命B12過低、甲狀腺功能異常、腦部感染、腦膜炎、嚴重憂鬱症,甚至是第三期神經性梅毒,都會造成失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入秋,天氣轉變的同時,也正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洲舉下肢動脈血管疾病提醒,這個時節可能發作的症狀,常有足部發冷、發白、發紫,走路時下肢肌肉酸痛、乏力,腳趾或足部麻痛、莫名的出現...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