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精神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哈裡·比徹醫生在義大利擔任軍醫,治療受傷的士兵。當嗎啡用完後,他給士兵們注射了生理鹽水,但他沒有提到告知他們這一轉換。在大約40%的病例中,疼痛消失了。比徹的發現在有關疼痛和安慰劑效應的理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安慰劑效應是一種現象,一個人的病情會得到改善,儘管他或她服用的藥物並不是用來治療這種疾病的。相反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一些研究中,被告知停止服用強效止痛藥的患者開始感覺更糟,即使他們仍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藥[來源:Thernstrom]。

安慰劑效應只是使疼痛難以研究的奇怪現象之一。因為疼痛是一種主觀體驗,醫生很難治療。如果你在滑雪場摔倒後膝蓋疼痛,那麼x光可以確定骨頭是否骨折。但如果你的膝蓋持續疼痛,而x光顯示沒有損傷怎麼辦? 在過去,很多病人都認為“一切都在你的腦子裡”。

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精神嗎?

隨著大腦成像技術的出現,研究人員對大腦如何感知疼痛有了更多的瞭解,他們發現疼痛可能真的全在一個人的大腦裡但這並不會讓疼痛變得不真實。假設你踢到了腳趾。腳趾上的神經被稱為痛覺感受器,負責感知疼痛,並開始活動。它們向脊髓傳遞疼痛已經發生的資訊;踢得越嚴重,他們發射的速度就越快,發射力量越強。然後脊髓釋放神經遞質到大腦的丘腦,與大腦交流受傷的情況。但是並不是只有大腦的一部分處理疼痛。丘腦可以將資訊傳遞到大腦中管理身體感覺的部分,以及控制情緒、記憶和注意力的部分。

一旦腳趾的劇痛消退,這些資訊就會停止。但有可能經歷慢性疼痛的人在這條傳輸路徑的某個地方有不同的線路。在一項實驗中,所有志願者都受到了疼痛刺激,研究人員通過腦成像發現,所有志願者的丘腦都被啟動了。但是那些最不能忍受疼痛刺激的人,他們大腦中處理情緒的部分也表現出了活動[來源:Coghlan]。

你不需要通過大腦成像來意識到情緒會加劇疼痛這就是為什麼當嬰兒摔倒時,我們會用車鑰匙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當我們對疼痛感到焦慮或沮喪時,疼痛就不會消失。事實上,情況似乎經常變得更糟。這並不是說簡單地想快樂的想法就能讓痛苦消失;有時會,但有可能某些人的大腦已經被重新連接或改變到這樣一種程度,即即使在身體上沒有疼痛,大腦也能感知到疼痛。

這些關於疼痛的發現可能會對我們如何治療疼痛產生影響。與其給一個人灌滿止痛藥,不如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在研究中的一項治療中,人們被功能磁共振成像儀吸引,在疼痛刺激的影響下觀察他們的大腦。當疼痛水準開始上升時,他們學會了自我安慰,重新訓練他們的大腦以正確看待疼痛。

網址: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life/evolution/is-pain-mental.htm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今天(7月27日)起至8月9日防疫警戒降為二級,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除了提出「2個15」的防疫措施,同時也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喊話,「既然國產疫苗已經問世,就請趕快取得保護力,以撫慰在疫情中失去親愛家人的同胞」。「疫情已經不會再度惡化到不可控制了」,沈政男昨天在...

閱讀詳情 »

捷克政府今天召開內閣會議,衛生部長沃依泰赫隨後宣布,將捐贈3萬劑疫苗給台灣。目前已有美國、日本、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等國捐贈疫苗給台灣。(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陳椒華轟ACIP委員「懂混打?」遭撻伐 發文急道歉 快新聞/談陳柏惟罷免案 江啟臣:沒綁公投有點困難 東奧/鄭怡靜...

閱讀詳情 »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民眾開啟微解封的生活模式,但新北市果菜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為生活民生必需品供應最前線,面對防疫工作仍不敢鬆懈。昱凱科技公司捐贈一座「222遠紫外線滅菌防疫門」,強化升級市場第一線防疫工作,今(7/27)於三重果菜批發市場啟用,由新北果菜董事長劉來通代表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因應今(27)日起全國降級解封,為協助精準疫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步開放「疫調輔助平台」給各地方縣市可以查詢民眾的實聯資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亦宣布,各縣市政府下載跟存取的情況也會同步公開讓民眾查詢,讓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