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憂鬱別輕忽 治療及陪伴最重要

老人憂鬱別輕忽 治療及陪伴最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老年人容易因罹患慢性病,累積長期的身體病痛導致憂鬱,以台灣老人年口比例目前約10%,65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兩百多萬人,醫療支出是一般人2.5倍左右,萬一有憂鬱現象不但恐增加醫療資源,更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聞振祺指出,因此若發現身周圍有老人出現憂鬱現象,就應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長期疾病纏身 小心憂鬱症找上門

造成老人憂鬱原因又分為生理和心理因素,以生理而言多是因受疾病纏身,加上身體每況愈下,恐因必須長期服藥,或生活無法獨立得依靠他人照顧,促使情緒低落,至於心理因素,則像退休、喪偶、獨居或沒有興趣嗜好等,埋下憂鬱危險因子;聞振祺心理師指出,老人罹患憂鬱症自殺死亡率和整體死亡率比健康老人高,因此不得輕忽嚴重性。

老人憂鬱症不明顯 臨床上難判別

聞振祺心理師進一步說明,老人憂鬱診斷上和成年罹患憂鬱症相同,但臨床上,診斷老人憂鬱症較為困難,主要是因老人憂鬱症患者較不明顯,即使情緒低落,也較少有傷心難過等現象,通常患者會對生活失去熱情,且會把焦點放在疼痛等主觀的身體不適,環環相扣下就更影響情緒,且也可能會同時抱怨記憶變差,認知功能減退等,導致情況每況愈下。

除了藥物控制 家人陪伴才是關鍵

治療上,目前已能夠透過三環類抗鬱劑到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等,都有一定療效,但藥物治療仍有限,最重要還是需要家人的關心和陪伴;聞振祺心理師呼籲,要讓老人生活過得更有品質,不僅能為社會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資源,也能讓每個家庭更為完整,照顧好老人不僅是家庭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一家三代同赴醫院不稀奇,但一家三代因為同樣的病進醫院就不常見了!一位35歲的王先生日前帶著父親、兒子,一同到醫院就診,而他們三人赴醫就診都是因為一樣的病—疝氣。 疝氣家族多 遺傳傾向有可能 收治這三名病患的疝氣專科醫師曾振橿表示,目前並沒有絕對的證據證明疝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傳統的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目前最新型的「免疫療法」。雖然在20年前就已經發現免疫療法,並且使用在癌症治療,如干擾素及第二介白質,但當時由於有副作用的關係,免疫療法因此未被受重視,直到2013年美國的艾莉森及日本的本庶佑發現了可以治療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歲末年初,正是朋友相聚,公司尾牙、應酬的旺季,喝酒,大魚大肉在所難免,滿足了口慾,卻讓腸胃負荷過重,容易發生腸胃不適的情形,甚至覺得胃脹到快要爆炸,引起腹瀉,面對這些情況,甚至無所節制的飲食方式,就會成為疾病上身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想要保護腸胃,又想享受美食,應該要如何...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來源gepatitiweb.ru) 以前,家裡的老人常說: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其實,中醫告訴我們,女人「肝」淨就漂亮,男人「肝」淨就強壯! 為什麼這樣說?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其對應的功能,肝臟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解毒」。 肝臟掌管著糖、脂肪、蛋白質的解毒、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