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一位老太太,帶著兒子和7歲大的孫子。開始,孫子和兒子的基因位點有細微差異,肯定是一家人。老太太又讓兒媳和丈夫驗血,最終證實「孫子」是媳婦和公公的骨肉……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

親子鑑定:又稱親權鑑定、父權鑑定,是依據孟德爾遺傳定律,應用醫學、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相關科學的理論和技術,判斷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否有親 生血緣關係的法醫學鑑定。親子鑑定和DNA鑑定,現在除了在刑事案件中用到,也越來越多地用在民事紛爭裡。而這次要使用親子鑑定的則是一位溫州老太太。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孫子變兒子

老太帶著兒子和7歲大的孫子,到浙江某司法鑑定中心做親子鑑定。開始,孫子和兒子的基因位點有細微差異,但肯定是一家人。老太太很執著,又讓兒媳和丈夫驗血,最終證實,「孫子」是媳婦和公公的骨肉……

女法醫們跟我說,第一眼,她們就覺得老太太的神情堅定、目光如炬,是那種藏了很多心事不動聲色的人。當時,老太太對七歲孫子說:「把手指伸出來,扎 一針,沒那麼痛。」抱著孫子的是她兒子,回過頭來說:「媽,有這個必要嗎」,然後搖著頭笑了笑,覺得要將自己和兒子做親子鑑定,實在是個滑稽的決定。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第一輪鑑定:父子倆的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

年輕的爸爸和兒子都經歷了指尖採血,他們的血樣被拿進了DNA鑑定實驗室。三天後,法醫亮出結論。大多數人來做親子鑑定要的結果,無非是「是」或者 「不是」。但是有的時候,還會有第三種結果,「不好說」,也就是「確定不了」。這次的結論恰恰是第三種。兒子又笑了:「這不是開玩笑麼?寶寶,要麼是我的 孩子,要不,就不是我的孩子,怎麼結果還會是『不好說』呢?」

這個案子出現了「意外」,這對「父子」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出現這種情況時,先不需要測定CPI,而是需要加測位點。從醫學上解釋,出現這種情 況有兩個可能性:一,他們是親生父子,但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突變。二,孩子的父親是男人的近親屬,比如親兄弟,甚至比如父親,遺傳基因有細小差別。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

第二輪鑑定:加測母親的DNA,找出突變的基因來自母親還是父親

儘管出於種種對於婚姻感情關係的不信任,現在做親子鑑定的越來越多,但是從鑑定結論來看,大多數還是確認為親子關係的——這給那些無稽的猜疑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前面說過,漢博鑑定中心親子鑑定的法醫和助理們都是沉靜的姑娘,她們不會做過多的猜測和建議。

她們對老太太說,孩子肯定是「你們家」的孩子——言下之意,不必再繼續做下去了。老太太沉默良久,開口:「我要一個肯定的結論,孩子是誰的。」我們 可以從邏輯學的原理來看待接下去的鑑定,也是走到這一步最善意的一種方式。如果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滑移,男孩的性別基因為XY,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找 一下,到底是來自媽媽這邊的遺傳基因發生了突變,還是爸爸這一邊的突變了。

老太太一口應允:「是不是要提供孩子母親的血液樣本?沒問題。」半個月之後,老太太帶來了兒媳婦,抽血取樣。媽媽的血樣和男孩的血樣繼續進行DNA 比對,這一回比對的主要是男孩發生突變的基因是遺傳自母親,還是父親這一邊。結論是:突變發生在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上。那麼事情的可能性又回到:是父親的遺 傳基因發生突變,或者本來就是遺傳自父親的男性直系親屬。

老太太帶兒孫做親子鑑定,結果孫子竟然變成...這太誇張了!

第三輪鑑定:經過比對,孫子居然跟「他」完全吻合

法醫說,沒想到,數月後,那位溫州老太太又來了,並且帶過來一個男人——沒有表明身份,「我們又提取了這個男人的血樣,與男孩的血樣檢測比對,發現 20個位點完全吻合」。事至此,老太太才把事情說白了,最後那個「吻合」的男人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之前來檢測的兒子是他們的獨養兒子。老太太一早就明白 了,但是強硬的她就是要一個明確的結論。

她似乎一吐為快:「我的兒子是個傻兒子;多年來我隱約覺得老頭子和媳婦之間有問題,我真希望我的感覺是錯的。現在,這到底是一個家,還是兩個家……」她止不住淚,掉頭就走,連鑑定結論都沒有拿。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強化臺南市社會安全網,本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簡稱:毒防中心)特別結合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於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推廣「反毒健康列車」宣導活動,推廣期間邀請市長擔任「一日反毒列車長」,共同向民眾宣導毒品危害的重要性,更彰顯反毒的態度與決心,使反毒宣導工作深入社...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市長黃偉哲在今(110)年6月時,曾表示欲將旅居臺南的日本僑民(統計8月底約600位)列優先施打AZ疫苗名單;日本也於9月初表示,將第四度提供臺灣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對於日本數次捐贈AZ疫苗給臺灣再次表達感謝外,也將造冊安排在臺的日本僑民接種,因此...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4)日宣布,自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第二級,並調整相關規定及原則;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第11期預定10月15日至10月21日施打,意願登記至明(6)日中午12時截止。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說明,部分場所在遵循COVID-19...

閱讀詳情 »

蕭捷健醫師授權引用 Andrea整理長期只吃水煮餐容易便秘掉髮,結果還沒變瘦?給大家看看我平常都怎麼吃。今天是萬里無雲的九月天,上完課準備回家吃飯了。全部都自己煮太花時間,所以我採取的是折衷的做法:自行改造水煮餐。(照片-蕭捷健提供)吃水煮餐的問題是蛋白質和油脂不夠而澱粉太多油脂是合成荷爾蒙的必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