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人白天久站水分可能囤積小腿 夜尿頻率恐增加

老年人白天久站水分可能囤積小腿 夜尿頻率恐增加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男性年長者大多數伴隨著夜尿困擾,經常是攝護腺肥大導致,日本寓教NHK節目《ガッテン!》中介紹另1個可能原因,白天或日常活動時,身體水分可能會堆積在小腿腓腸肌(小腿肌),晚上睡覺平躺時,水分慢慢回到全身,血液水分增加腎臟就必須過濾排出尿液,也就讓睡覺時上廁所的次數增加。


年長者血液循環不佳 血液水分容易累積小腿


血液與身體內的水分都會保持恆定,水分不夠時大腦就會提醒該喝水,如果水分多了就會在腎臟過濾,排放到膀胱累積,而當膀胱漲大到一定程度刺激大腦排尿,就會有想要上廁所的感覺。晚上睡覺時腎臟也是正常運作,如果身體水分量上升,就會產生尿液,但睡覺時沒喝水,尿液到底從哪來需要再研究。


年長者血液循環比較不好,水分比較容易從血管滲漏出,特別在壓力比較大的小腿,白天一直站立讓水分漸漸累積在小腿的腓腸肌,也就是俗稱的小腿肌,晚上睡覺平躺時,水分會漸漸回到血流中,因此腓腸肌又有第2膀胱之稱。腓腸肌排出的水分經由腎臟過濾,成為尿液排放到膀胱,自然也就夜尿打擾睡眠。


計算尿液量 可以簡易評估腿部積水


可以藉由計算尿液排出量,來看看有沒有腓腸肌積水,從起床第1次小便開始計算尿液量,晚上夜尿也要量,一直到隔一天早上第1次小便。當天第1次小便不列入計算,將第2次小便一直累加到隔天早上第1次小便,將總數除3,如果夜尿到次日第1小便量,比上述計算結果高,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腓腸肌積水,


晚餐減低鹽分攝取 有助改善夜尿困擾


因此,想要舒緩因腓腸肌的夜尿困擾,彈力襪或彈力褲是個好方法,從起床穿到傍晚,藉由外界壓力收縮,讓腓腸肌舒張空間有限,就不容易積累水分,但心血管患者必須特別注意,最好先詢問心血管疾病醫生的意見;其次,也可以在傍晚平躺在床上,拿枕頭抬高小腿10到15公分,約30分鐘,能有不錯效果。


但一定要記得,為了不讓睡眠生理時鐘打亂,躺在床上抬腳時,千萬不可以睡著,以免晚上睡不著覺。同時鹽分攝取過量,或是晚上宴席上吃太多,也都會讓腓腸肌水分力上升,此外,鹽分也最好不要吃剛剛好就好,味道可以淡一些,如果能夠養成習慣,腓腸肌水腫的風險就能逐漸降低。


國內腎臟科醫師指出
年長者確實有下肢積水導致夜尿的問題


然後台灣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呂志剛表示,沒有聽過腓腸肌有第2膀胱的說法,身體水分應該不會累積在腓腸肌,但年長者確實有下肢積水導致夜尿的問題。上述日本節目內容說對了一半,年長者確實會因血液循環不好,下肢血液因重力關係,較難向上流回心臟,慢慢累積到小腿至足部的皮下。


呂志剛持續說明,當晚上睡覺時,原本淤積在下半身的血液,由於沒有重力的影響,回到血管內增加血液循環血量,當流入腎臟的血液增加,腎臟的尿液製造量也就增加,造成突然想要上廁所的感覺,也就打斷年長者睡眠。所以想要改善血液循環不佳導致夜尿的問題,應在午間或傍晚時刻,讓身體平躺稍微抬高腳,就能夠有相當的幫助。


午間或傍晚平躺、晚上少喝水
有助改善夜尿頻率


呂志剛解釋,午間平躺,有助於先把血液回到血管中,讓腎臟先處理多餘的水分,同樣在晚間稍微平躺一下,也能有類似效果;呂志剛也說,晚上最好水分攝取也要減少,不只是白開水,還包含食物、飲料、湯,晚上攝取水分減少,也有助於減少晚上夜尿,讓睡眠能夠更好。


更多NOW健康報導
▸更年期婦女尿失禁頻傳 影響「性」福的原因還有這個
▸婚後幸福肥為減重努力節食 下場竟讓小老二抬不起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健康醋、健康肉鬆、健康益生菌、寶寶健康營養副食品,為了提升產品正面形象,許多食品名稱都有「健康」2字,不過,為了避免消費者混淆,搞不清楚這些食品與取得健康認證小綠人標章,食藥署公告,自111年7月1日起,一般食品名稱不得出現「健康」2字。 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食品及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國發會統計,203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增至559萬,15歲至64歲的青壯年人口卻降至1,515萬人,在高齡化、少子化雙重衝擊下,「老了誰來顧?」的問題相信是許多人說不出的隱憂。 台灣將在2026年 邁入「超高齡社會」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外媒報導,新加坡登革熱疫情嚴峻,病例數創下7年記錄,今年累計22,403例,打破2013年22,170例記錄,連續8周新確診突破千人,上周新確診1,792例,創下單周最多記錄;衛福部疾管署日前也針對東南亞發出登革熱警訊。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環境局統計,截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每36分鐘有一人得肺癌!根據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肺癌人數達14,282人,為第二大癌症。台灣肺癌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提醒,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建議肺癌四大高危險族群每一到兩年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高雄長庚內科部副部長兼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肺癌應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