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生活怎樣才能幸福? 達到「健康的生活機能」

老年生活怎樣才能幸福? 達到「健康的生活機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文/李思儀 臨床心理師

社區裡住著兩位奶奶,楊奶奶和蔡奶奶,兩位長輩身體健朗,行動自如、家境小康,晚年不需為金錢煩惱,她們的成長背景、家庭狀況相似,然而卻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晚年生活。

同樣背景 生活寫照卻大不同

楊奶奶和蔡奶奶是好朋友,住在同一個社區好多年了,還一起參加社區排舞班,固定和一群老伙伴跳舞,運動後相約吃早餐,興致來了還會在公園野餐。楊奶奶經常精神抖擻,笑口常開,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妥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參與,諸如長青歌唱班、進香活動,還嘗試學習新事物:報名攝影班,學習用類單眼相機拍照。其他時間則處理家務,偶爾和孩子們到外聚餐、逗逗孫子女。
蔡奶奶則是經常面露疲憊,表現匆忙,譬如朋友聚餐時不時姍姍來遲或早退,因為要趕回去煮飯。大夥聊天時常常唉聲嘆氣,抱怨自己很累,要料理家務、協助先生的公司管帳,抱怨媳婦懶惰,不僅不幫忙分擔家務,還要她接送讀國小的孫子女。令蔡奶奶心酸的是,她付出如此多,家裡的人卻鮮少感謝她,反而抱怨連連。
找到老年生活的平衡點 造就幸福的老年

其實,蔡爺爺的工作有員工協助,成年孩子們會負擔家務與照顧孫子女,蔡奶奶是可以不用如此辛苦的,只是蔡奶奶不敢、也捨不得放下權力與責任,為自己招攬太多事情,沒有考量65歲後,體力、身體靈敏度與做事情的效率會自然減退。蔡奶奶尚未找到老年後生活的平衡點,也還沒有規劃與安排期待的老年生活,似乎仍習慣以過去中壯年時的生活方式過著生活。
各位讀者想像過自己的老年生活嗎?您期待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楊奶奶般開心、閒適,還是如蔡奶奶般辛苦、疲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WHO)近年不斷提倡健康老化,「健康老化」意指發展並維持「生活機能」(Functional ability)之過程,而有健康的生活機能便能夠造就幸福的老年。為達到健康的生活機能,以下五個面向需要努力,包含:

1. 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即食、衣、住方面獲得基本滿足。
2.
具行動能力,能夠去想去或需要去的地方。
3.
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持續與他人有正向互動。
4.
持續學習,吸收新知。
5.
社會參與及貢獻,參與家庭或社會活動,並提供能力所及的付出,獲得歸屬感與成就感。
蔡奶奶為例,已經滿足的部分有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具行動能力,以及持續學習,但在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社會參與及貢獻這兩部分可以再做些調整。蔡奶奶與家人的關係較緊張,若能減少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像是由員工管帳,蔡奶奶只要進行最後核對,不須全部親力親為;由子女負責孫子女的照顧,蔡奶奶偶爾支援。如此,減少疲憊與抱怨,進而增加與家人間的正向互動與成就感,更能接近「健康老化」的目標。

各位讀者,您期待自己以健康、正向的態度面對自然老化嗎?您期待自己邁入老年後,能夠怡然自得嗎?不妨參考WHO的建議,開始思考自己現在可以如何準備,以實際行動謀畫一個您想要的老年生活吧。

文章來源: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82A4603D79803911&sms=F699D0A0E5E848C2&s=EE3829123AA7037D  

【延伸閱讀】

老後的尊嚴(四)超高齡社會是危機?從「不老電競」看見老後尊嚴

老後的尊嚴(一)20萬網友朝聖「不老電競」讓長者在圓夢舞台發光發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冬季是容易發胖的季節,想要減肥瘦身,首先要清腸排毒,那麼這些清腸排毒食譜,你可千萬不能錯過!清腸排毒食譜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可以清腸排毒的九道食譜,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1、蕃薯粳米粥 原料:蕃薯200克、粳米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蕃薯洗淨,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為粥,待粥將熟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婦女,日前因咳嗽發燒掛急診,診斷為流行性感冒,數周後咳嗽仍未改善,再次就醫接受胸部X光檢查,竟發現肺部有異常白點,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及驗痰後,確診感染肺結核,經投予抗結核菌藥物,症狀已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劉冠霆表示,肺結核是肺部感染結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隨著科技日益精進,生技醫藥產業由小分子藥物逐步往生物相似藥發展;美國FDA今年初通過第一項生物相似藥,法規大門的開啟,將帶動生物相似藥產業的發展。國內有生技業者舉行登錄興櫃前法說會,宣布開發品質優良且價格可負擔的生物相似藥,並鎖定生物藥最大單一市場美國,上看千億商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泌尿道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但傳統的細菌培養需要3-5天才有初步結果,往往導致錯過治療時機。因此,童綜合醫院張嘉玲醫師與清華大學奈微所鄭兆珉副教授合作,利用試紙快速篩檢可6小時內有初步結果,此研究成果已獲國際知名SCI優質期刊Talanta (影響因子3.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