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翁生飲鹿鱉血引敗血性休克 補身不成反傷身

  台中1名66歲朱先生日前與友人餐敘時,宴席中喝下生鹿血及生鱉血,以為能強身健體、補腎壯陽,沒想到回家後竟出現發燒、嗜睡、畏寒等症狀,症狀持續2天才緊急送醫,檢查後確診為敗血性休克,所幸經住院治療1周後,才從鬼門關走回來,嚇得他直呼:「再也不敢喝生鹿血和鱉血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敗血症患者臨床上不罕見,但該名患者無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史,菌尿狀況很輕微,肺部、皮膚均無明顯感染跡象,近半年內亦無旅遊史,到院時卻呈現敗血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的現象,十分不尋常。注射廣效抗生素治療2天,血壓狀況仍不穩定,直到住院2天後血液培養報告顯示為抗藥性的大腸桿菌,經培養報告調整後線抗生素後,敗血性休克情形才逐漸改善。

  陳虹志解釋,養殖業中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原是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及預防其發生,若使用過當就會造成抗藥細菌產生。就算民眾吃的是野生的鱉魚,以2008年台灣大學對台灣河川水中殘留藥物的實驗證明,河川水中充斥著健保開立的抗生素、止痛藥、以及慢性病用藥,就算是飲用野生的生鱉血,一樣有可能會造成抗藥性細菌感染,更何況鱉還有水蛭等寄生蟲卵存在可能,故生飲實在非常危險。

  陳虹志指出,大腸桿菌是人體腸道內正常菌群,大部分不會致病,但當大腸桿菌離開腸道,常見的情形是入侵泌尿道引發尿路感染,而該患者有可能是生鱉血經由口腔、食道、胃壁黏膜吸收後造成菌血症。

  陳虹志提醒,盡量少吃來路不明的生食,而大腸桿菌在70度以上的高溫即可被消滅,建議將蔬菜、肉類煮熟後再食用,處理食材時,生肉和熟食的砧板、刀子也應分開使用,以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最重要是避免生食,還有不要輕信坊間偏方來「以形補形」,若出現性功能障礙應求助泌尿科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陳儀潔、王聿瀠、劉宇軒、范綱儀/台北報導 有近視王國稱號的台灣,近年來因為國人重度使用3C產品,加上沒適當休息,造成大量藍光傷害到視網膜的黃斑部,高度近視引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及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患者大幅增加並出現年輕化趨勢。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陳延誌接受《CNE...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協會(ACS)近來多位藝人頻傳健康出現危機!生活方式常是罹患疾病的重要因子!那些細節是你沒有注意到的呢?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整理美國癌症協會列出有關罹患乳癌與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子!危險因子是增加罹患上某種疾病的機率,像是乳癌。疾病往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病例單日飆出744例新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9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44例本土個案及189例境外移入(9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新增本土個案數再創今年新高,且比昨551例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國需要數位健康證明的民眾要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3)日宣布,配合歐盟修改腳步,指揮中心即日起修正18歲以上民眾的基礎劑有效期限,從365日調整為270日。 莊人祥表示,歐盟執委會指出歐盟數位新冠證明(EU-DCC)中的疫苗證明,配合12歲以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