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疾病,在女性身上更容易發生,必知的9種女性常見疾病!研究發現,女性一生中至少會罹患一次泌尿道感染,除了多吃蔓越莓,還可以多吃.........https://bit.ly/3pQft8t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協會(ACS)
近來多位藝人頻傳健康出現危機!生活方式常是罹患疾病的重要因子!那些細節是你沒有注意到的呢?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整理美國癌症協會列出有關罹患乳癌與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子!危險因子是增加罹患上某種疾病的機率,像是乳癌。疾病往往不只一個為子因子,所以當你有危險因子時不表示一定會得到該疾病,但是可以透過減少危險因子來降低患病風險!
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飲酒、肥胖、缺乏運動、未曾生育、未曾哺乳、避孕、荷爾蒙治療、隆乳等。其中、酒、肥胖、身體活動等因素,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加以預防。1、飲酒:酒與增加患乳癌的風險有關。危險程度隨著飲酒量有關。與不飲酒的女性相比,每天飲酒1杯的女性風險增加約7-10%,而每天飲酒2-3杯的女性風險高約20%。若真的要喝酒,建議女性一天應該不超過1杯!
2、過重或肥胖:停經後過重或肥胖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一些研究顯示,停經前過重可能會增加罹患不常見的三陰性乳癌的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保持理想體重,透過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來避免體重增加。
3、缺乏運動: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尤其是在停經後的女性。已有研究顯示,即使每週只花幾個小時也會有所幫助,雖然說運動時間越長幫助越大。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成年人每週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活動。達到或超過300分鐘是較為理想的時間。
4、未曾生育:沒有生育過孩子、30歲以後生育第一個小孩的女性,總體來說罹患乳癌的風險略為高些。懷孕次數較多且在年輕時懷孕可降低患乳癌的風險。
5、未曾哺乳:多數研究證實,哺餵母乳會略微降低患乳癌的風險,特別是哺乳時間持續一年或更長的女性。
6、避孕:避孕方法使用的荷爾蒙,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
A、口服避孕藥:多數研究發現,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略高於從未使用過的女性。一旦停藥,風險會在大約10年內恢復正常。
B、避孕注射: 研究顯示,每3個月注射一次長效型黃體素(如:Depo-Provera)進行避孕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但並非所有研究結果都一致。
7、更年期荷爾蒙治療:對於仍有子宮的女性,醫生通常會開雌激素和黃體素(HT),需要黃體素是因為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8、隆乳:隆乳與最常見的乳癌風險無關。但是,與一種罕見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有關,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是一種由在植入物周圍形成的莢膜組織引起的惡性腫瘤。BIA-ALCL最常發生在植入紋理型(粗糙面、絨毛面)乳房植入物的患者中。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想要甩掉腹債 局部雕塑跟贅肉說拜拜
過年連假餐餐大魚大肉,年後常不知不覺就胖了好幾圈。1名年輕OL在年節期間餐餐吃得豐盛,熬夜通宵忙追劇作息不正常,一不留意也吃了不少高熱量的零食下肚,直到放完假回來踩在體重計上才驚覺體重上升5公斤,她開始煩惱要如何減下多出的重量,好盡快恢復原來的身材,和礙眼的贅肉說拜拜。 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肥胖多因...
閱讀詳情 »卡介苗的不良反應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預防疫苗,目前政府規劃於嬰兒滿5個月至8個月時接種。然而,接種卡介苗不僅會造成皮膚出現小傷口,亦可能流膿、潰瘍,甚至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這一針真的必須接種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嬰兒接種卡介苗後的確會有傷口與結痂的過程,但只要小心照護、避免幼兒搔抓即可,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問題;但...
閱讀詳情 »如果你沒有這個基因,那你能更好的從中風中恢復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一項新研究表明,沒有某個特定基因的人可能可以更好的從中風或者其他創傷性腦損傷癥狀中恢復。 這個特定的基因名為CCR5,也是最近極具爭議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中涉及到的關鍵基因(根據新聞報導,中國科學家通過此項基因編輯技術讓嬰兒能免於愛滋病的困擾)。沒有CCR5基因的...
閱讀詳情 »癌友發燒恐免疫力下降 一旦輕忽可能致命
癌症病友發燒可能是身體免疫力下降受到感染所引起,可別因一時輕忽而延誤治療,當心併發更嚴重的後果。 一般民眾平時小發燒不要緊,但癌症病友可要特別留意,因抗癌過程辛苦,身體難免較虛弱,醫師提醒,癌症病友的身體處在特殊情況,所以可能外表看起來只是小發燒,但其實身體已經嚴重感染了,建議如果體溫比平常高1度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