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頭遭撞 竟出現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多歲的老先生,身體健朗平日喜歡到處遊山玩水,某日突然出現手腳無力現象,起初不以為意,認為年紀大、體力衰退所致,但症狀逐漸嚴重,甚至出現口齒不清等情形,家人懷疑是中風,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原來這名老翁頭部曾經遭到撞擊,由於沒有外傷,就沒去看診,沒想到病況如此嚴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指出,該患者因頭部遭受撞擊,但沒有明顯外傷,而未就醫,但隨著小血管被扯斷出血,在硬腦膜下腔形成血塊,出現單側肢體疲乏、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中風症狀,最後接受手術治療,切開硬腦膜並引流慢性硬腦膜下腔血水,目前復原情形良好。

馮睿哲表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常見的外傷性疾病,雖然透過電腦斷層掃描可迅速且正確診斷,但臨床症狀多樣化,患者可能出現類似中風症狀,或失憶、行動遲緩等老年癡呆症表現,常被診斷為其他內科疾病,且好發於老年族群,因此常常都問不出是否有頭部外傷病史,而導致診斷延誤。

馮睿哲強調,在照顧頭部外傷病患時,應隨時注意到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的可能性,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若血塊太大直接壓迫到大腦危及生命,須以手術摘除,若是較小的血塊則會被吸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1名54歲男性,澎湖空難事故後,就常常無精打采,而且說話時還會突然站起來再坐下等行為出現,甚至常常感到焦慮不安,在太太陪同下就醫檢查,才了解是因為朋友的兒子在空難中不幸身亡,間接影響到情緒等反應,進而造成急性壓力表現。其實,當不幸事件發生時,除了面對事情的倖存者以及家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業務張先生多年前因血便至醫院求診,不料竟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經過開刀治療後,不到半年又復發,讓張先生下定決心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說明,不管化療或是術後,最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因此,張先生不但飲食習慣改變,更應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苜蓿芽在營養學被歸類為蔬菜類,是一種高纖維低熱量的食物,而且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鐵質,還有一些蛋白質等,所以是一種極佳的高纖低卡食物,具有飽足感,所以相當適合擔心發胖的人食用。而且苜蓿芽鉀含量也相當高,有助穩定血壓;不過,紅斑性狼瘡患者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勞工團體接獲投訴,一名在媒體公關業任職的40歲女性上班族,下班後經常收到長官透過WhatsApp交辦工作而忙到深夜,最後積勞成疾而不幸中風過世。經勞保局認定,成為國內首例舉證僱主透過通訊軟體指令而加班的過勞死案例,並獲得197萬職災補助。過勞死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