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菸槍喉嚨卡卡竟罹癌 放射治療保住聲帶

老菸槍喉嚨卡卡竟罹癌 放射治療保住聲帶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78歲徐伯伯愛唱歌,但因長年抽菸,最近總感到喉嚨卡卡,連說話也「很有磁性」,原本以為只是胃酸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但後續開始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疼痛等症狀,改到醫院就診,確診發現竟是喉癌第2期,為保留說話及吞嚥功能,醫療團隊建議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目前狀況恢復良好,徐伯伯也決定戒菸,直說香菸真是「拍瞇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患者數個月來受喉嚨卡卡所擾,但之前到診所就醫,均以慢性咽喉炎治療,直到赴醫院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喉部會厭軟骨處有1個2.5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檢查證實為喉癌第2期,令患者震驚不已,焦慮詢問以後能否再唱歌?

 

黃純惟指出,喉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中第17位,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並以聲門癌最多,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別;喉癌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當出現喉嚨卡卡合併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疼痛等症狀,就得當心可能與喉頭病變有關。

 

黃純惟強調,喉癌是頭頸癌中預後較好的癌症,其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可依患者狀況選擇單獨或合併使用,因徐伯伯罹患聲門上癌,經評估,透過放射線治療除了可保留喉部的構造與機能,術後也能經口發音,治癒率相當高,但若是喉癌晚期的患者,恐需透過手術切除合併放射線治療,才能根除惡性腫瘤。

 

因此,徐伯伯選擇接受放射線治療7周,每周5天,每次10到20分鐘,終順利恢復健康,又能開心出門唱歌。

 

黃純惟提醒,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以及有家族癌症病史的男性,若出現喉癌的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若能早期治療,通常早期喉癌治癒率高達8成,但若到晚期,則治癒率降至5成左右,千萬不能輕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新冠病毒(COVID-19)影響,全台於今年五月拉響三級警報,然而一個多月來,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讓民眾人心惶惶,尤其對於有特殊需求(如:重大手術、生產等)必須進出醫療院所的民眾來說,更是擔心會因此而染疫,但事實上,醫療院所針對上述情況,早已訂定相關措施來因應關鍵時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蕁麻疹是一種由免疫系統異常所引發的皮膚疾病,患處會出現紅腫發癢的膨疹,雖然不具致命性,但是卻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劇烈影響,造成的心理壓力不亞於癌症、中風等重大傷病。然而,許多患者卻把蕁麻疹當一般皮膚過敏處理,甚至認為只要忍耐就行,結果症狀不僅不斷復發,反而越演越烈!慢性自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逾39年,其中發生率最高的為大腸直腸癌,台灣近來一年有超過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且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大腸直外科歐金俊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因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居家新冠快篩,已在便利商店、藥局、醫材行等處可購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居家隔離或檢疫民眾一旦快篩陽性,立即撥打1922;非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必須把檢驗試劑密封好,戴著口罩勿搭大眾運輸工具,一併帶到社區採檢站專門處理,同時再次篩檢。 莊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