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菸槍發燒、呼吸喘送醫嚇傻竟是「這病」惹禍

老菸槍發燒 呼吸喘送醫嚇傻竟是「這病」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3歲詹先生菸齡超過30年,多年前因容易呼吸喘赴他院拿藥,卻未規律追蹤,近來疫情期間發現爬樓梯呼吸喘、久咳不癒,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出現發燒情形,令家人相當緊張,擔心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緊急送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

當心外來刺激物 急性發作危險多

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仍主要與抽菸相關,而抽菸不僅造成呼吸道問題,也會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甚至肺癌的發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形成是因外來刺激性物質(例如抽菸、空汙或環境有害物質吸入),導致氣道反覆發炎,產生結構上變化(例如:呼吸道狹窄、痰液累積不易清除),出現呼吸道阻塞、呼吸喘等症狀,一旦產生就無法恢復正常,嚴重時甚至影響氣體交換功能,進而造成血氧不足(缺氧)、二氧化碳累積。

慢性肺阻塞肺病 初期症狀缺乏特異性

陳鈴宜醫師指出,由於慢性肺阻塞的初期症狀以咳嗽有痰為主,缺乏特異性,抽菸族群容易視咳痰為理所當然而輕忽,導致許多患者無法意識早期戒菸的重要性,甚至沒有於早期接受藥物治療,直到發現喘且日常活動受到限制才來就醫,此時呼吸道大多已經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菸品影響大  接種新冠疫苗防重症

陳鈴宜醫師提醒,對於已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不用灰心,確實戒菸及遠離二手菸,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結構上雖無法再恢復完全正常,但用藥能改善症狀且延緩肺功能快速惡化,進而避免經常因呼吸道感染而掛急診,甚至住院。

活動性喘改善後仍能視自己可以負荷的運動量適度活動,以提升生活品質。此外,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開打,也建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施打疫苗,才能降低因感染而引發重症的機率。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感到自己雖然善變但卻固執,或喜愛孤獨卻又渴望注目嗎,其實有可能就是屬於「B型人格」,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制訂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將人格類型分為A、B、C三大類,相較於社會互動需求最低的A型人格,以及願意為了他人改變自己的C型人格,B型人格卻顯得複雜許多,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失智不等於失能,要啟動失智者還保有的能力!」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無藥可治,僅能治療可治療的,轉變可改善的,希望透過翻譯「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協助照顧者找出每個失智者「漫遊、大鬧」的原因,針對個人興趣和存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女性都追求嫩白膚質,但有時候即使塗了防曬乳還是沒辦法完全不曬黑,究竟該如何解決呢;中醫師張若偉指出,在傳統中醫上,主張肺主皮毛,換句話說,要有效改善膚質,就要從肺開始著手。可自製美白潤膚飲 有助於延緩暗沈在中醫上,有所謂五行五色原則,其中肺色主白說法,就是指食用像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痔瘡煩惱 術後疼痛引心慌痔瘡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也是許多媽咪產後困擾之一。婦幼診所醫師鍾雲霓表示,懷孕婦女因寶寶的重量,肛門血管長期承受巨大的下壓張力,以及許多血液注入的壓力,導致血管快速鬆弛,故容易形成痔瘡。目前臨床除了保守治療外,也可進行外科手術切除。然而與痔瘡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