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農婦腹部悶痛險暈倒田中 檢查發現是肝癌晚期

老農婦腹部悶痛險暈倒田中 檢查發現是肝癌晚期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70歲從事務農的王阿嬤,平日身體健朗,儘管年事已高,仍經常跟著兒孫下田巡視。2年前某天檢查作物時,突然感到腹部一陣悶痛不適,險暈倒於田中。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被家人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肝臟內已有6顆腫瘤,最大顆直徑達6公分大小。經醫師評估,因腫瘤已侵犯至大血管,屬晚期肝癌階段,進行血管栓篩的改善效果恐怕有限,便進入一線標靶藥物治療。

 

在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王阿嬤的腫瘤不僅稍微縮小,也穩定抑制病情長達1年半,而後又因腫瘤有稍稍變大的跡象,接續以二線藥物接軌治療,多爭取到近半年的寶貴時光。在穩定病情的2年間,王阿嬤只要天氣不錯、體力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常與家人一起到農園走走,享受平凡生活的天倫之樂。

 

收治王阿嬤的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馮盈勳表示,依據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當腫瘤已侵入大血管或癌細胞已肝外轉移時,便是進入晚期。若局部治療無效,可保留肝功能盡快進入一線藥物治療。當患者對一線口服開始產生抗藥性,局部治療也無效時,目前二線還有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可做選擇,兩者都能依不同條件申請健保給付。

 

針對晚期肝癌現有二線治療選擇,馮盈勳說明,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為手足反應,但因過往已具備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故實際進行治療時,都能預先應對將不適感降至最低;而近年納入二線選擇的免疫治療,雖然提供患者另一種可能性,但約有1%機率會引發較嚴重的副作用風險,一旦發生可能危及性命。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建議患者都應積極接受治療,並和醫療團隊充分溝通,完整評估各式風險,選擇最適合的療法。

 

馮盈勳指出,隨著近代醫療科學的進步,晚期肝癌治療也不斷取得更好的成果。以往晚期肝癌平均存活期相當短,且常須頻繁於醫院、家中來回往返;但現今不僅治療選擇更加多元,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例如使用口服藥物,只需在家中定期服藥,可以多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因此鼓勵晚期肝癌患者不要輕易放棄,只要遵循醫囑持續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延長生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王經理因心臟疾病長期固定在心臟科門診追蹤,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的關係,認真洗手、戴口罩,有任何聚會想辦法推辭不出席,唯恐自己不小心染疫,心臟會不會受到影響,每次定期回診不斷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留意的。 新竹台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劉聖甫醫師表示,目前尚未有統計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偏頭痛的困擾嗎?一名46歲黃小姐,長年來飽受偏頭痛困擾,每月幾乎發作2至3次,常服用止痛藥緩解,但近來必須加重劑量才能控制,就醫檢查後,經醫師採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拮抗劑治療,且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共12個月,目前雖疼痛偶而發作,但嚴重程度及疼痛時間明顯減少,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