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朵好癢忍不住一直掏 STOP!挖掉保護層更受傷

耳朵好癢忍不住一直掏 STOP!挖掉保護層更受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常常覺得耳朵癢,不知不覺一直想要挖耳朵,小心挖破耳道保護層!耳朵外耳道上層就是一般皮膚,有一層角質層保護,會分泌油脂避免乾燥,耳垢就是廢棄角質、油脂與髒汙,身體能夠自我排出,假使拿掏耳扒一直挖,有可能讓耳朵外耳道角質受傷,輕則越挖癢,嚴重可能出血受傷感染。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易錚表示,耳朵會癢經常是清潔太乾淨,外耳道皮膚油脂變少太乾燥引發,比較好的做法,不是拿掏耳扒去刮耳垢,反而是用沾了凡士林或乳液的棉花棒,輕微擦拭耳朵外耳道,讓皮膚維持水分,假使耳朵仍然非常癢,就要讓專科醫生檢查,確認有無感染等疾病發生。

 

蔡易錚接著說明,耳朵其實不需要太常清潔,耳垢(或稱耳屎)大部分無害,身體也能夠自行排出,如果太常使用掏耳扒,雖然可以挖出一些,但也會把部分耳垢往內推,內推耳垢積累太多,反而不利排出體外。更重要的是,挖耳扒會摩擦外耳道皮膚,有可能因此造成傷口引發感染。

 

蔡易錚強調,門診曾有病患因耳朵內出血就醫,檢查發現外耳道流血,詢問下才發現病患挖耳朵太用力,挖耳扒磨破皮膚,也有患者挖耳朵時,不小心太深入,碰到耳膜受傷,如果傷勢不重,適當治療下聽力或許僅短暫受影響,但如果傷勢太重,也不能排除有永久性傷害。

 

蔡易錚提醒,最好不要有挖耳朵習慣,經常挖耳朵反而越挖越癢,還會有傷害風險,更不要讓別人幫忙挖耳朵,由於不知道深度和力道,受傷機會有可能更大,如果耳朵癢反而要做好保溼,持續癢不停最好就醫檢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掃墓當心恙蟲病威脅!清明時節將至,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建議穿著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措施,並於皮膚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避免被恙蟎附著叮咬。根據疾管署歷年疫情資料顯示,國內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4至5月病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共有6783名罕見疾病及815名血友病患者,全年藥品費用共計花費約64億元(罕見疾病30億元、血友病34億元),占整體醫療費用約1.2%;若以平均每位國人全年約繳2萬元健保費用來看,健保每年需集合30多萬人繳交的健保費,幫助少數罕見疾病及血友病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5月1日前,食品添加物製造、加工或輸入業者,應於「食品業者登錄平台」完成登錄;食品添加物販售業者,則應於10月1日前登錄完畢,才得販售。該署強調,違者將要求限期改善,逾期可依法開罰3萬至300萬元。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為加強管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春假有3天連假,許多民眾都已規劃好該帶小孩和老人家一同出遊,然而,出外觀光旅遊,最煞風景的就是在看風景時,吸到二手菸了!為了讓民眾享有健康無菸害的優質旅遊環境,自4月1日起,在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風景特定區及森林遊樂區等戶外公共場所,除了吸菸區外,一律禁止吸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