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蝦子煮熟變成橘紅色 營養師:關鍵在甲殼含有蝦色素

蝦子煮熟變成橘紅色 營養師:關鍵在甲殼含有蝦色素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為了增加美觀、刺激食慾,許多業者在製作麵條、水餃皮、蛋糕、麵包等食物時,都會添加類胡蘿蔔素。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類胡蘿蔔素屬於可做為食用天然色素來源,不過,購買時建議聞聞味道,如果味道嗆鼻就可能是添加了香精,容易引發過敏。

 

蝦子煮熟後為何會變橘紅色?答案就在類胡蘿蔔素。自然界存在許多天然色素,但並非都能當作食品添加物使用,不過,類胡蘿蔔素是種可食用的天然色素。劉怡里說明,類胡蘿蔔素種類眾多,常見的有β—胡蘿蔔素、葉黃素、辣椒素等,均可用來添加至食物中,包括,麵條、水餃皮、蛋糕、麵包、牛奶糖、碳酸飲料等食物。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表示,類胡蘿蔔素的顏色主要為紅、橘及黃色,屬於脂溶性色素,大量存在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動物中,舉凡蔬菜、水果、穀類、根莖類及魚蝦類,皆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蝦子煮熟後呈現橘紅色,就是因為蝦子的甲殼含有蝦色素(類胡蘿蔔素的1種),當其他色素受到高溫破壞後,就會顯現出相對較穩定的類胡蘿蔔素顏色。

 

至於常見的營養保健品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也都是類胡蘿蔔素的一員,目前已有700多種的類胡蘿蔔素被分離鑑定出來,而早在1950年代,已可經由人工合成製造出類胡蘿蔔素。

 

近幾年飲食習慣強調有機天然,為了釐清天然食用色素的種類,以及確保其安全性,衛生福利部訂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其中第5條就表列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例如,黃玉蜀黍色素是由黃玉蜀黍(Zea mays L)的種子取得;蟹色素是由蟹等的甲殼取得;橘子色素則是取自橘子的果皮,它們的主成分都是類胡蘿蔔素。

 

劉怡里表示,食用色素並不可怕,只要在正確且減量的使用原則下,確實能為飲食增添不少吸引力,但建議民眾在購買時,應該先看清成分標示。除了顏色外,如果香味過於嗆鼻,可能含有香精,就不建議購買食用。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大家都知道婦女在更年期過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但你知道台灣男性骨質疏鬆的發生率居亞洲之冠嗎?醫師指出,骨質疏鬆容易讓老年人發生各部位的骨折,常發生於髖骨、脊椎骨、手腕骨;而在台灣50歲以上的男性中,約每5位就有1位曾有類似骨折經驗,骨鬆發生率則約12%,且一年內死亡率更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止痛藥購買方便,至藥局即唾手可得;不過,許多人因慢性疼痛過度,長期濫用止痛藥而不自知!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服用止痛藥應注意一次服用一種止痛藥品為限,建議不要和醫師開的處方藥合併服用,也不可喝酒,以免肝臟負擔增加,應多喝水幫助藥物代謝。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經常背痛,小心可能是肺結核菌感染!今年60歲的林伯伯因背部持續痛了半年都沒有改善而求診。沒想到影像檢查時,竟發現腰椎有骨頭侵蝕現象,且抽血報告也顯示其發炎指數升高,同時肺部影像也顯示有右肺部病灶。在懷疑是結核菌造成脊椎感染的情形下,林伯伯接受了兩階段手術,分別進行前位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過年時的飲食多是大魚大肉,在吃多了魚肉,而又少吃蔬果的情形下,以致不少人因此而出現便秘現象;中醫師建議,不妨試試將香蕉蒸熟了之後,再沾蜂蜜吃,會有改善便秘的效果。想要在過年時不吃的豐富實在很難,雖然營養師多建議要吃高纖飲食,但是不只是自己家裡準備的食材多是大魚大肉,就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