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朵進水怎麼辦? 試試這方法秒流出

耳朵進水怎麼辦? 試試這方法秒流出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溽暑難耐,因此水上活動成了多數人的優先選擇,無論是海邊、游泳池都擠滿了大人小孩,泡在冰涼的水裡,簡直就是ㄧ大享受,但不少人在戲水後,耳朵卻出現持續搔癢、腫痛等狀況,當心是游泳耳找上身了!

耳朵進水恐發炎 癢為主要徵狀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表示,「游泳耳」就是外耳炎,其常在游泳、戲水後,含有細菌、黴菌的水進入外耳道內滋生,導致感染,除耳朵出現搔癢外,依每個人症狀不同,還可能產生異物感、紅、腫,甚至出現分泌物的情況;而除游泳外,洗澡和洗頭髮時也容易發生。

除此之外,賴盈達醫師提到,多數人都習慣以棉花棒或掏耳器械清耳朵,這動作不僅可能造成耳道表皮損傷,也容易引發外耳炎感染,不得不慎。

挖耳力道控制不佳 外耳道易感染損傷

不少人在耳朵不慎進水時,會以棉花棒伸進耳朵進行吸水。賴盈達醫師說,通常較不建議,因為不知道外耳道的深度是多少,且外耳道皮膚薄,較容易損傷,所以若棉花棒放入的角度不對、施力點錯誤,很容易就可能感染而發炎;故在使用棉花棒吸乾水分時,在耳朵外圍輕輕擦拭,待水分自然揮發即可。

頭傾向進水耳朵 讓水自然流出減緩發炎出現

若要防止耳朵進水,賴盈達醫師說,游泳時可使用游泳專用的耳塞預防;若在洗澡前,也可使用棉花、衛生紙塞入耳朵,避免水進入外耳道。耳朵若不慎進水,賴盈達醫師建議,可將頭傾向進水耳朵的那一側,讓大部分積水自然流出,以避免過度清潔、力道太大造成耳朵受傷;若是症狀沒有減緩,建議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診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中風時,會導致部分腦細胞快速死亡,即使救活也可能會有失能後遺症,但隨著近年治療上的突破,目前在符合條件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身上,已發現若能及早進行顱內動脈取栓,對病人的預後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宜蘭1位49歲的莊小姐被送進醫院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透過電腦斷層腦血管攝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每到炎熱的夏天最易孳生病媒蚊,而日本腦炎的危害甚鉅,也不容小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於93年1月20日,將其列為第3類傳染病,目前已有活性減毒疫苗可供接種。 日本腦炎僅被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蟲叮咬後才會感染,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傳播媒介,並不會直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就醫人數明顯下降,連帶4大癌症篩檢量也變少,國民健康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4癌篩檢整體下降了1成5,所幸隨著疫情趨緩,篩檢量已逐步回升,但口腔癌篩檢人數仍明顯偏低,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等高風險族群可以踴躍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國健署台灣癌症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本回國民眾確診感染新冠!今(4)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1日我國籍1名40多歲女性(第490例),機場入境採檢確診新冠,目前掌握接觸者11人。同時,日前在日確診的台灣人,增加匡列接觸者至87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490例2019年9月獨自前往日本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