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聰明吃B群 對身體有好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斷斷續續吃維生素B群有一段時間,為什麼是斷斷續續,而非「每天吃一顆」?與B群特性及筆者生活飲食有關。

很早就有吃維生素B群的習慣,在國人營養知識初萌芽階段,筆者服務的公司有自日本引進天然保健食品,員工能以低於市價的優惠價格買到好東西,何樂不為!印象中有一款是玻璃瓶包裝,萃取水果精華再濃縮而成的天然食品,內容物黑漆漆,類似濃稠的果醬,可以直接用小湯匙舀來食用,或沖泡溫水飲用,有些同事會塗抹吐司製成營養三明治當早餐來吃。

公司營養師鼓勵我們要經常食用,原因是裡面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會讓我們「白天有精神,晚上睡得飽」,這款保健食品與果醬類似,吃得很習慣, 直到離職後才停止食用。

後因工作關係,必須大量閱讀營養知識,才逐一瞭解B群的奧妙,不只「白天有精神,晚上睡得飽」,還能減少發炎症狀。

維生素B群扮演輔酶角色

會讓代謝營養素功能正常

維生素B群共有八種維生素,分別是:維生素B1、B2、菸鹼酸(B3)、泛酸(B5)、B6、生物素(B7)、葉酸(B9)、B12,扮演「輔酶」角色,各司其職,主要是協助體內酵素代謝營養素,B群並非主要營養素,卻會參與對應的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轉化為身體能量的工作,也就是說吃進身體裡面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在轉化成身體能量的過程中,必須有維生素B群的協同作用,如果每天體內B群充足,轉化成能量過程順利,白天就會有精神,不會出現疲勞、疼痛感,就算稍有疲勞,也會很快消退。 

如果體內B群缺乏,轉化過程勢必受到阻礙,類似當機情況,後續就會出現一連串骨牌效應。以缺乏維生素B1為例,身體攝取到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轉換成能量,反而變成疲勞物質,當體內疲勞物質不斷堆積,就有可能惡化成發炎症狀,出現疼痛感。此時必須儘速補充B群,才能減緩身體的疲勞感。

聰明吃B群 對身體有好處

天天飲食均衡六大類食物到齊

維生素B群不會缺乏保證夠用

不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B群,必須從飲食中充分攝取,如果每天三餐飲食有魚、有肉、有蛋,又愛喝奶、多吃蔬菜及水果,很容易攝取到足量維生素B群,是不會缺乏B群。筆者是一個愛逛市場買菜,喜歡下廚做羹湯的現代人,曾有段宅在家工作的時光,三餐吃得好,所以並沒有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保健食品。 

身體有異樣睡眠品質差時

就該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

後來筆者出現腳傷困擾,常有神經發炎疼痛症狀,後來採用「運動健護訓練」才得以痊癒。這段運動治療期間,筆者開始服用天然酵母萃取的維生素B群,翻閱營養資料後,發現維生素B12會與神經髓鞘的脂質部分結合,具有保護及修復神經末端作用,有減緩發炎症狀,直到腳傷逐漸好轉,才停止服用。

這幾個月,睡眠呈現不穩定狀況,社區藥師建議晚上補充兩顆維生素B6、B12,因為B6有幫助製造血清素,能轉化成褪黑激素,有助安眠;維生素B12具有維持神經系統正常、消除煩躁不安,會安心入眠。補充之後,確實有當年營養師所言「晚上睡得飽」的感受。

每天吃得好,是可以不用補充維生素B群;如果飲食吃得不均衡,就該補充維生素B群,讓身體代謝營養素功能回復正常。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所剩不多了!疾管署今(24)日公布,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超過9成2,接種數量已經超過560萬劑,疾管署提醒還沒接種的高風險族群手腳要快了,因為接下來12月1日將恢復50到64歲健康成人可以重新接種,預估又會再現一波「搶打潮」,疾管署預期接種速度...

閱讀詳情 »

世衛組織WHO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2點、舉行有關武漢肺炎的媒體簡報,談及疫苗研發進度、效用與分配,而面對記者提問病毒起源與零號病人,WHO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表示,零號病人可能不只一人,感染源也可能跨物種。(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引蔡英文「我們的疏忽」 鍾女家屬要台灣國賠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成年前要是出現缺牙問題,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勿抱持著「缺一兩顆牙無所謂」的僥倖態度,倘若沒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或是忽視治療的重要性,嚴重可能造成齒列不整,最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挽救。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主任梁嘉元分享,一名高中生因為缺了左下顎第一大臼齒,被父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獵童」歹人在台灣越來越多!衛福部今(24)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結果十分嚇人,在台灣,竟平均每天有2.38件兒少私密影像、裸照被散布,且占兒童或少年性剝削案件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過去3年來成長高達3成3,幾乎都是透過手機、網路交友平台,佯裝知心好友甚至星探誘騙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