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聰明進補如何吃? 營養師教撇步

聰明進補如何吃? 營養師教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溫度驟降,加上冷氣團來襲,不少民眾除了禦寒保暖外,更少不了一碗熱湯暖胃。台灣人冬季愛進補,藉由食療達到調養身體、增強體魄,因此大啖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亦是家常;不過,營養師提醒,若是補過頭,反而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燉煮時間長 易產生普林引痛風

一名45歲患有糖尿病的中年婦人,半夜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酮酸中毒送醫。經醫師詢問下,原來是該名婦人晚餐吃了一整鍋的麻油雞,且裡面還含有大量的丸子、米血糕等加工類食品而致。針對這名個案,趙函穎營養師表示,無論是薑母鴨、燒酒雞還是麻油雞,因為長時間的燉熬,肉類及骨頭都會釋放出油脂與普林,其中高普林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或痛風等;若是原本就患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一旦食用過量,可能就會馬上使疾病復發,應加以謹慎留意。

把握菜肉21原則 吃出健康營養好味道

趙函穎營養師也提到,自己在冬季也會食用這些進補料理。若是自己燉煮,可以使用壓力鍋進行烹飪,不僅能快速享用,更可以避免燉煮過久產生普林的風險;此外,她一定會加入大量的蔬菜,如茼蒿、香菇、猴頭菇等冬季當令的蔬菜,且把握菜比肉比例2:1原則,同時避免加入加工食品等食材;在放入肉塊時,會先將其川燙過,減少吃進過多的油脂。

若是從外面店家購買的進補食品,通常湯頭會較偏鹹,且燉煮時間過長;因此,她建議,可將其分裝成兩份,食用時除加入水稀釋外,同時也別忘記加入青菜,以減輕身體負擔。

進補過好冬 慢性病患者應留意身體狀況

冬令進補,但還是得依個人體質做搭配。對於體質原本就比較燥熱者,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進補食品製作過程中,通常都會先把食材爆香後才進行烹煮,因此容易導致喉嚨不適等症狀,所以加入麻油時,應適量為宜,或者以苦茶油替代,都是不錯的選擇;而慢性病患者則應遵循醫師的建議食用,才能遠離疾病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卵巢癌因不容易早期發現,且復發率高,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此,馬偕醫院即將展開「卵巢癌疫苗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計畫」,藉由卵巢癌疫苗改善治療成效和預後,預計2年內收案110人。根據統計,第3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手術及化療後,仍然有7成以上機率會復發;且一旦復發,平均只有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偶爾會看到街旁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身影;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人常被視為異類,而現在,他們的症狀有了一個醫學名稱「癲癇」。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就曾受這樣的異樣眼光,走過心理陰霾和發病折磨的她,為了激勵更多癲癇病友與家屬,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全球平均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吸菸不只會導致發生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性潰瘍、肝硬化、腎臟等疾病,還會增加癌症,甚至術後肺部併發症風險;成大醫院研究發現,患者若能在術前戒菸,則可降低併發症風險達40%,且對於傷口癒合有顯著成效。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香精、混充米到假油事件,甚至連有GMP認證的產品也無法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到底怎麼吃才安全?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分享選購食品的小撇步。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子南建議,在選購米時,可觀察米粒外觀是否飽滿且大小均一,至賣場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