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力差,失智風險高? 食藥署出面解答

聽力差,失智風險高? 食藥署出面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中長輩看電視時經常開得很大聲,或者要大聲講話才能聽到嗎?食藥署提醒,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有4成聽力受損,導致生活不便,不想與人互動、逐漸封閉自己而出現社交困難,此時大腦接受刺激的頻率相對減少,長期下來容易有較高的失智風險,此時配戴助聽器將有所改善。

聽力出現問題 助聽器來幫忙

一般市售的非植入式助聽器屬於醫療器材,依其傳導方式分成「氣導式」與「骨導式」兩種,主要功能都是用來放大聲音,彌補受損的聽力。選配助聽器與選配眼鏡一樣,使用者應先向專業的醫師或聽力師諮詢,依個人症狀與生活習慣,選用合適的助聽器,千萬別隨意購買來路不明或不適用的助聽器,以免增加耳朵聽力的負擔。

助聽器與人耳有差異 耐心適應以恢復生活機能

要注意的是,透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與人耳聽到的聲音略有差異,一般聽損長者誤以為,戴上助聽器之後,可完全恢復到原始的聽力狀態,這種錯誤的預期性心理,常讓聽損者與預期效果不符,降低配戴的次數或意願。

聽損者配戴助聽器後,需一段時間適應,若有身旁親友耐心的協助與支持,並聽取專業人員的指導與建議,就可協助聽損者恢復較理想的生活機能。

安心選購三步驟 諮詢專業是關鍵

在選購助聽器時,可以參考「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第一要先「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標示,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依說明書的方式「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此外,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如有發現不良品或者使用時發生不良反應,可向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延伸閱讀】

4成癌友死因非癌症? 警惕「惡病質」醫師建議適度補充營養

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就醫 超商店員圓夢當上店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台灣,各大醫院嚴陣以待。有的病人不敢就醫而延誤病情,有的需要住院卻擔心被感染而掙扎,畢竟多數人認為醫院是高風險的環境。疫情流行期間  篩檢標準化是關鍵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表示,病人快篩及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陳先生經營的小餐館是地方鄉親聚會的好所在,新冠肺炎在台灣爆發之後,陳先生和所有台灣人面臨到的是一段看似沒有盡頭的防疫警戒,餐館經營被迫轉型成外帶,收支、食材採購量控管及瞬息萬變的疫情變化等問題,讓陳先生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陳先生漸漸發覺自己變得怎樣也開心不起來,工作很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張先生平時抽菸、喝酒、檳榔樣樣不忌口,兩三個月前在嘴巴發現一個傷口,本以為無礙,卻兩三個月後遲遲不見好,擔心是癌症的徵兆,於是到醫院看診,經檢查發現張先生在右臉頰內旁出現約莫4-5公分的蕈菇狀潰爛傷口並持續往牙齦侵犯,確定診斷為口腔癌。每年新診斷八千位口腔癌患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今(9)日上午清晨5時41分,第2批輝瑞BNT疫苗在桃園機場著陸,共計91萬劑,加上首批93.2萬劑,台灣目前已有184.2萬劑;關鍵人物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沒有出現在現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未迎接。 此批輝瑞BNT疫苗由盧森堡貨運航空CV-7962航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