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肌肉少了 骨頭就鬆了?!掌握三大飲食關鍵 遠離老人失能殺手

肌肉少了 骨頭就鬆了?!掌握三大飲食關鍵 遠離老人失能殺手

/TVBS提供

武打港星洪金寶日前傳出因受傷而變成了泡芙老人,經常到哪裡都以輪椅代步或拿拐杖,甚至連最愛的小孫子都抱不動。會發生這種情形,其實是因為肌肉消風,產生肌肉萎縮、骨頭疏鬆的情形。肌肉消風無疑是老人失能殺手,同時致死率也高出2.41倍。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來賓分享如何透過運動及把握「良肌」的關鍵營養素,讓身體維持好肌力、好骨力。

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接觸精緻糖及精緻澱粉的機率大增,體脂超標已經不再是「胖子」的專利。基隆長庚醫院外科教授江坤俊就表示:「泡芙人有兩種,一種是外觀如同一顆泡芙,另一種是體重符合標準、身形纖細,但體內儲存著大量脂肪,體脂超標的人。」不想當泡芙人,就必須要從飲食及力量訓練兩方面著手,降低體脂及增加肌肉量。內科與復健專科汪國麟醫師,門診時就常遇到患者認為,「工作上有走路,下班有走路」就等於有在運動,但這其實是將勞動當成運動。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及增加肌肉量,還需考量「運動頻率」跟「運動型式」。除了誤將勞動當運動,很多人會一周只集中於某一天運動,或只做單一運動,這都不是正確的運動方式,不但無助於預防骨鬆,還可能造成肌肉、關節等部位的運動傷害。

肌肉流失常伴隨骨質疏鬆的情形出現,兩者共同危險因子,就是「少動」、「骨頭營養不良」!有些人開刀後,因為長時間坐輪椅,又沒有配合做復健強化肌力,結果就是肌肉漸漸無力,慢慢萎縮,到最後甚至嚴重到骨頭都被吸收掉,變成一碰就碎的骨鬆人,即使沒跌倒也可能因骨折而喪命。很多人以為跌倒才會骨折,但其實慢性骨質疏鬆,如果疏忽不注意,就容易造成脊椎骨壓迫性骨折。江坤俊醫師就曾遇過一名60歲的患者,感覺腰痠背痛,之前照X光,復健科醫師說他的脊椎不齊,多復健就可改善。近半年又感覺疼痛,安排再照一次X光,發現他脊椎骨頭有兩節不到正常人的1/3,已經整個塌扁了。

骨質疏鬆較易發生在70歲以上老人、更年期婦女、BMI低、服用類固醇、甲狀腺亢進等人身上。年輕人若要維持肌肉不消風,只要進行鍛鍊肌力的負重運動就能做到。而年紀越大的人,身體肌肉組織流失的越快,當老人家出現走路變慢、手無力、行動吃力、體重下降等症狀,就有可能是肌少症的早期症狀,肌肉消風不但是老人失能殺手,致死率更高出2.41倍! 中老年人要強健骨骼及肌肉,可多補充含胺基酸及膠原蛋白的食物,例如:蛋、滴雞精,因為膠原蛋白是胺基酸合成,存在於結締組織中,主要為韌帶的成分,強健韌帶自然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另外,也需補充含鈣及維生素D的食物。鈣沒有維生素D是無法吸收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將鈣抓進骨頭裡,而更有研究證實維生素D也可以幫助長肌力,促進肌肉細胞再生。含鈣食物例如:小魚乾、納豆等,含維生素D食物例如:香菇、鮭魚等,但維生素D從食物中能攝取不多,還是要趁好天氣多去曬太陽,堆積儲存維生素D,就不怕冬天曬不到太陽產生骨質疏鬆的情形!要了解更多長肌養骨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肌肉少了 骨頭就鬆了?!掌握三大飲食關鍵 遠離老人失能殺手

 圖/TVBS提供

相關推薦

五一連假結束囉!還是覺得睡不夠、肩頸硬梆梆嗎?中醫師教大家多吃元氣食物,像是糙米、馬鈴薯、南瓜、紅棗、蜂蜜、豆漿等,還有簡單的穴位按摩及伸展運動,可以促進氣血流動、放鬆肩頸及背部肌肉,大大提振精神,趕快學起來喔!《春天著重調理肝氣》 吳佩青醫師指出,春季節氣與肝臟相通,如果沒有好好保養,導致肝臟疏通...

閱讀詳情 »

色彩鮮豔的紅糟肉看起來好吸引人,不過吃前可得小心,食藥署抽驗,常見紅麴米「橘黴素」含量超標情形,可能傷害肝、腎,建議大家,選購時要特別注意喔!紅麴向來被視為養生食材,不論紅糟肉或炒飯都好吃,天然的鮮紅色澤,讓人胃口大開,不過食藥署日前抽驗,發現5件紅麴米「橘黴素」含量超標,民眾養生不成,反而對肝、腎...

閱讀詳情 »

寶寶因為神經反應不佳,有些不好的睡姿可能會導致嬰兒猝死症,寶寶該如何睡才能睡得安全又舒服呢?  毛毯裹至嬰兒胸口,以免蓋到臉部,寶寶不用穿過多衣服,以免過熱。 寶寶神經反應不佳,趴睡易導致嬰兒猝死症。 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因此不建議。 寶寶仰睡,並不會增加嗆奶的機會。 寶寶最好單獨睡,不建議和大人...

閱讀詳情 »

梅雨季節來臨,高濕高溫的氣候型態,讓人覺得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出現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盟珠表示,外在濕氣嚴重會加重人體內濕,不妨吃些溫薏仁湯或四神湯,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