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纖維化卻未追蹤治療 發展成肝癌風險遽增

肝纖維化卻未追蹤治療 發展成肝癌風險遽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慢性肝炎常見的症狀即是「沒有症狀」,當患者出現下肢水腫、黃疸、腹水、胃口變差、食道靜脈曲張等情況時,其實都為時已晚。根據台灣去年死因統計,共有1萬1737人進展至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因而死亡。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宏志呼籲,如同2021世界肝炎日的口號「迫在眉睫,請勿等待」,對於肝纖維化嚴重的患者尤其重要,即使肝功能指數正常,仍有非常高的機率會發展成肝癌。

B肝抗病毒治療為關鍵 共同消除傳播鏈

目前C型肝炎的治療治癒率高達98%,消除C肝指日可待。然而目前B肝仍無法根治,有部分的患者需接受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控制體內病毒量,讓肝功能回復正常,楊宏志醫師建議,應持續用藥,並定期3個月安排追蹤檢查,要在台灣消除慢性肝炎有賴每一位患者的配合,方能消除傳播鏈。

70歲老翁停藥2個月 2週內惡化成肝衰竭

自今年3月後B肝抗病毒藥物的給付條件放寬:接受器官移植後的病人、部分接受較強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以及肝纖維化嚴重的病人都可受惠,不過用藥滿三年後很快還是會遇到停藥的瓶頸,惟有當停藥後B型肝炎復發,肝指數達到2倍以上且持續超過三個月,方能繼續給付。70歲的李老先生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在健保期滿停藥後,又因為骨科開刀延遲回診,當因症狀緊急送醫檢查時,肝指數將近600 IU/L,不到兩周的時間惡化成肝衰竭。

專家呼籲: B肝患者要謹慎停藥並非常小心追蹤

楊宏志醫師提醒, B肝患者服藥期間不可隨意中斷,停藥與否應該醫生仔細討論,若是決定停藥時更要留意B肝病毒復發的風險,特別是60歲以上的患者或是肝纖維化較嚴重的病人,停藥要非常小心,一定要配合醫生密切追蹤以避免B型肝炎復發導致嚴重的肝炎發生,因為有少部分停藥的病人,從B型肝炎發作到肝衰竭的時間有時候令人措手不及,千萬不能大意。楊宏志醫師叮囑,已經在就醫的患者應該配合醫囑穩定治療,40歲以上且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都應該主動篩檢。


【延伸閱讀】

肝功能指數正常是假象? B型肝炎還要綜觀其他指標才可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說明抗病毒口服藥物以及快篩的抵台時程。指揮中心與輝瑞簽約訂購70萬人份的口服藥物Paxlovid,預計在第2季前交貨。同時,近期將有大量快篩試劑抵台。 指揮中心與輝瑞簽約 超過18萬份藥物抵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說明抗病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因醫院與長照機構容易造成疫情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宣布北北基桃與高雄、花蓮等疫情熱區的醫院暫停探病。 特定縣市醫院禁止探視 除非緊急情況 指揮中心表示,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花蓮縣之醫院,除例外情形外,暫停探病。例外情形包括病人實施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民國110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1萬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時,常因無法確認行為發生時失智者的意思能力,導致在訴訟中無法求償,也讓失智者晚年生活因財物損失而更加窘迫,成為社會困境及國安問題。 中高齡每71人有1人失智! 晚年財損生活窘迫 台灣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