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其實是慢性病? 這2習慣超NG

肥胖其實是慢性病? 這2習慣超NG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WHO),全球 5至19歲的兒童與青少年有超過3.4億人口為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因子,更是一種慢性疾病。

肥胖是慢性疾病 多敗久坐、飲食習慣所賜

其實,肥胖的主多與「身體活動量不足」與「不健康飲食」有關。依據教育部107學年度學童健檢資料顯示,我國整體國中生有17.7%為肥胖,臺北市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4.44%,研究指出多數學童肥胖原因為久坐而產生靜態生活、高熱量飲食與食物不均衡所引起。

防治肥胖 3個地方須從小扎根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提醒,肥胖防治重點應著重於健康生活型態的識能必須從小紥根,家長為孩子累積健康資產,應透過「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3要素,讓孩子擁有健康體位,show出青春與活力的健康人生!

1、健康飲食

(1)每天吃早餐與孩子在家一起吃健康晚餐。

(2)自備水壺,以「白開水」或「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

(3)攝取以多樣性及原態的食物,並減少吃甜食或油炸品。

(4)新鮮蔬果多樣性、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食物。

2、身體活動

(1)青少年每天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即每週累積達420分鐘以上會喘會流汗的活動,每日(含假日)少於2小時觀看螢幕的時間。

(2)配合孩子發展階段,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型式,如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假日多至戶外運動。

(3)在適宜溫、濕度多運動,運動前補充水分、運動中定時喝水(每20分鐘補充水分)。

3、充足睡眠:養成早睡早起,避免晚睡熬夜,每天至少睡足8小時。

【延伸閱讀】

她染A型流感病到哭… 新藥只要「吃一次」縮短病程加速好轉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福音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助延命

醫美除皺療程夯 張育驍:專業醫師診斷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暑假期間,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到親水公園戲水消暑,不過由於園區內經常人滿為患,水質不一定乾淨,日前就有1名男童在遊玩後的2周發現下體長出1顆不明物體,由於部位特殊,家長決定盡快就醫,檢查後確診是罹患菜花。中醫師黃慶雲表示,雖然菜花發作初期不痛不癢,但一定要盡早醫治,所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5歲罹患糖尿病的吳姓阿嬤,因一段時間沒有回診,醫師在吳阿嬤返診的時候關心,發現她的孫女看到苦瓜胜肽保健品可以降血糖的廣告後,買了一堆來孝敬老人家,因此她就將苦瓜胜肽與血糖藥混搭交替著吃;醫師聽了趕緊強調,保健食品非藥物,糖尿病患者千萬要遵循醫囑,避免造成身體更大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堅果種子是近年很夯的養生食物,像是核桃、杏仁、芝麻、開心果、葵瓜子、花生、腰果等,也有許多人會當作零食來吃,但你知道吃的「量」是對的嗎?攝取過量還是會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身體負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高劭穎表示,國民飲食指南6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廖阿嬤洗澡時,發現右側「該邊」位置突然鼓起一團,雖然平躺或休息後腫塊便會自然消失,但每當久站或咳嗽打噴嚏時,又會感覺腫塊突出,令她相當緊張,擔心是不是長了「拍咪呀」,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股疝氣」,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後,才放下心中一塊大石。多產婦、肥胖易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