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問題真多! 竟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

肥胖問題真多! 竟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腕隧道症候群是常見的上肢神經疾病,沒想到,竟然與肥胖也有關係!根據一項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大於30的人,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為身體質量指數小於30的1.89倍,因此有肥胖的人要更加小心。

正中神經受到壓迫 罹患後要持續復健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朱柏青醫師表示,腕部的韌帶和腕骨之間有一個空間稱為腕隧道,該空間裡面有一條上肢重要的神經,稱為正中神經。當正中神經於腕隧道中受到壓迫時,就會造成手指感覺異常,如手指麻麻的,或造成手的抓握沒有力量。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是依據疾病嚴重度,朱柏青主任說明,包含有減少手腕部活動、穿戴護腕、暫時性服用止痛藥、局部注射藥物、手術治療等。

危險因子眾多 頻繁使用手腕要注意

朱柏青主任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的症狀有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感覺到針刺感、疼痛或麻木,而且受影響手指的皮膚可能會變的較乾燥或有腫脹感。如果沒有就醫接受治療,症狀可能變得更糟糕,包含手的抓握力會下降,拇指基部的肌肉也會萎縮。一般而言,可能從一隻手開始或同時雙手都有症狀,晚上症狀可能會更明顯,甚至會痛到醒來而影響睡眠。

此外,發生腕隧道症候群除了肥胖者較容易之外,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女性、懷孕、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關節炎及家人(父母親、兄弟姊妹)有腕隧道症候群;若工作內容需要從事手腕部出力、重複性動作、姿勢不良及局部震動等工作也會增加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風險。朱柏青主任呼籲民眾,對於有肥胖及上述危險因子,若工作性質需要頻繁使用手腕部的更要注意,唯有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研究指出,患有痛風的人罹患慢性腎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30%;而且有接受透析或移植的痛風患者,腎功能衰竭的機率,也比沒有痛風的患者高出200%,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BMJ)。   痛風是關節發炎,會導致尿酸在關節中積聚,帶來極度的疼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為減重困擾嗎,其實要達到健康減重,無外乎就是得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但究竟該如何控制飲食呢?高雄榮總營養室營養師顏銘成指出,減重一般建議採低熱量飲食,可參考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以目前體重估算後,再扣除須少吃的熱量,若想每週減輕0.5公斤,等於每天須少吃500大卡。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庚醫院與台灣、歐美等國的皮膚藥物過敏研究團隊跨國合作,耗費五年時間,發現人體免疫系統中的特異性T細胞受體,會決定毒殺T細胞的活化,釋放出會引起最可怕的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毒性蛋白及細胞激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病患會出現藥物過敏的現象,此研究成果也刊登於2019年8月的國際...

閱讀詳情 »

【文/史進旺(新唐人亞太電視台)】以往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黃金期是3小時,這幾年由於藥劑與動脈取栓術的研究,讓中風黃金期從原本3小時一路延伸至8小時,甚至更久,增加搶救的時間,提升患者恢復的機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醫師張育銘表示,這幾年藥劑部分研究發現,4.5小時內使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