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肥胖者 身體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肥胖者 身體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體重過重、肥胖有時候不全然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存在一些難以控制的先天或外在因素。不過也有很大部分是我們可以付出一些努力去做到的。近年來,全球肥胖盛行率20年來成長一倍,台灣地區從11.8%增加到 23.0%。

雅德麗生活診所陳彥伯醫師表示,以前在手術室擔任麻醉科醫師的時候,80 kg 以上的病人不多,但近幾年真的有增加。手術內容有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也有下背痛椎間盤突出(有的情況會俗稱:骨刺)。這些都是屬於隨著年齡增加會退化常見的手術,因為是常見身體上負重的支撐點,但在體重比較重的人身上,需要手術的年齡有提前的傾向。

肥胖造成慢性疾病 造成醫療負擔
先進國家現在普遍面臨人口老化跟肥胖人口逐年增加的問題。老化需要長期照護人力、肥胖跟上面表格列出來的這些疾病都有相關,可以預見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的支出一定也會逐年增加。因此國家除了讓醫護同仁繼續在醫療的末端(醫院)拼命的扶傷救急(刪醫院的診察費、藥費、排檢查費用),也需要讓大家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陸陸續續都有不錯的免費刊物,比如「肥胖100問+」pdf 手冊,可供大家下載。各地區醫院也因應政府政策有推出健康指引、減重衛教等服務。

腰圍與腰臀比 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在亞洲地區建議正常體重維持 BMI 在18.5 kg/m2 到 24.5 kg/m2 之間。BMI 超過 25 kg/m2 屬於過重,27 kg/m2 以上屬於肥胖族群。過往研究針對 BMI 跟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癌症等等)之間的關聯。其實除了BMI,男生女生的腰圍(男生建議小於 90 cm,女生建議小於 80 cm)與男女生腰臀比,與代謝症候群有很大的相關,甚至也是其中一個診斷的參考。這兩者會比BMI更精準點出內臟脂肪的分佈,有些族群BMI高是因為肌肉組成量大,這與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就比較小。

有代謝症候群的人 身體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
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常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慢性疾病共存,身體容易處於一個慢性發炎的狀態。因此在一生當中罹患心臟病、中風的機率,統計上來說相較同年齡層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會分別高出3倍跟2倍。陳彥伯醫師解釋,當我們體重增加的同時,心臟需要輸送更多的血液往全身,因此全身組織的耗氧量也會增加,長久下來心臟需要增加輸出力,心臟自己會慢慢地代償變大。但是心臟變大也不是沒有極限的,到一個程度之後即使在變大也不會增加輸出力了,反而讓心臟本身冠狀動脈的循環輸送效率變差,就會進展成心衰竭,就會喘,會吸不到氣,這時候是很辛苦、很不舒服的。

為生活忙碌 但最無可取代的依然是健康
我們有可能在疾病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身體出狀況那天才發現...而也可能我們意識到也做了一些努力,但又因為林林總總的原因,自己後來也就認為「算了,就這樣吧...」。但如果你重視自己的健康,體重是有機會一點一點矯正回來,維持在健康的合理範圍內。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Source:hefty)本文圖片皆來自此處   在外面的廁所時,超常遇到超噁心的馬桶的,所以許多人都會像上圖這樣,把馬桶表面鋪滿一圈衛生紙才敢安心地坐下去啊,但其實這樣反而更不衛生(大驚!!! 根據hefty的報導,我們都以為把衛生紙鋪滿馬桶上方,至少能讓我們的肌膚和那髒到不行的馬桶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及內政部人口統計分析,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盛行率為25.8%,總計超過75萬人,醫師表示,其實不只老年人有全口缺牙問題,還有一群因不敢看牙或疾病導致缺牙的成年人,長期受到活動假牙困擾,當心「活動假牙症候群」上身。 逾30%缺牙者 有焦慮及憂鬱症狀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茲卡病毒最新疫情概況報告,中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英屬維京群島出現茲卡本土疫情,疾病管制署隨即提升英屬維京群島,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警示(Alert)。 棕櫚灘郡 旅遊疫情建議列警示 全球自2007年以來,至少有69國或屬地具茲卡病毒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即將於10月1日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採購量由去年300多萬劑擴增至600萬劑,並擴大公費接種對象,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可依規定攜帶相關證件前往合約院所接種。 看病順便接種 免收疫苗掛號費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公費對象,包括學生在校園集中接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