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肩膀疼痛、舉不高,是五十肩or肩夾擠症候群? 1動作速測

肩膀疼痛 舉不高,是五十肩or肩夾擠症候群? 1動作速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出現肩膀疼痛或活動限制時,都以為是五十肩導致,但其實肩夾擠症候群的機率恐怕更高!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解釋,民眾可藉由投降姿勢做為檢測,若手忍痛也無法舉到耳朵的高度就是五十肩,但若為局部疼痛與手臂活動受限,就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主要因肩胛骨或肩膀周圍組織出現異常,造成肩峰下間隙相對變窄,促使腱、關節囊摩擦導致局部發炎腫脹。

骨折加上工作長期舉手 埋下肩夾擠症候群危險因子

一名27歲林先生,兩年前曾發生車禍,導致左側鎖骨骨折,雖經手術後復原良好,但工作後左上臂容易感到痠痛,尤其過度勞動後手臂上舉也會有受限感覺,近三個月來症狀加劇,甚至無法側睡,誤以為是五十肩所致,直到就醫檢查,確診為肩夾擠症候群,醫師研判可能是與鎖骨骨折造成肩鎖關節結構發生異常與其工作需長期舉手有關。

針灸治療肩夾擠症候群 有助改善症狀

翁瑞陽醫師說明,這名患者活動後症狀就會稍微緩解,接受抓癢測試時也發現雖能摸到對側肩胛上緣,但想摸到下緣時稍微困難,症狀與五十肩相似,不過因雙手上舉超過約60度就會感受到阻力,但超過90度後就逐漸正常,確診為肩夾擠症候群,經針灸肩井穴、肩俞穴與巨骨穴等穴位,且配合阿是穴處理局部筋結,患者已逐漸舒緩。

有相關症狀別拖延 嚴重恐影響日常

不過因患者礙於工作時上臂得需持續勞動,因此在醫師評估下建議一個月會回診治療一次,才能避免症狀加劇。翁瑞陽醫師強調,透過針灸治療能幫助舒緩週邊肌肉緊繃,並改善局部沾黏問題,再加強過弱的肌群後,能幫助肩關節回到正常的活動機制,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積極治療,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名人接連離婚 婚姻卡關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當了33年公務員始終如一 專訪北榮副院長陳威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智慧型手機流行,低頭族滿街跑,小心長時間近距離專注在螢幕小、字體也小的手機上,不僅眼睛疲勞乾澀,恐讓近視或老花度數明顯加深!眼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曾遇家長為孩子辦手機後,孩子習慣晚上躲在棉被裡玩手機,結果近視度數急速增加兩、三百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施智偉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

閱讀詳情 »

牙齒保健須從小做起!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口腔衛生委員會主委黃茂栓表示,研究證明,若能配合正確刷牙以及使用牙線,再加上「定期塗氟」,就可降低幼兒4成齲齒率,家長應善用各縣市衛生局提供的公費塗氟政策。據統計,台灣5歲幼兒齲齒率高達79%,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居第3位;蛀牙是侵害學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最近氣溫突然下降,忽冷忽熱的氣候,可得要小心流感上身!1名7歲男孩,出現發燒,且合併肌肉痠痛、腹痛等症狀,甚至長達6小時以上未排尿,就醫檢查發現,竟是罹患A型流感導致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文卿指出,A型流感為病毒性感染,通常自每年11月開始,至隔年的1至2月之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