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頸部痠麻竟是這原因造成

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頸部痠麻竟是這原因造成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陳先生是標準的低頭族,上班時坐在電腦前,回到家繼續看手機、電視,睡覺前還是緊盯手機螢幕,最近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使用狀況更加頻繁。2周前他開始背痛,一路痛到手臂手指,往上則是頸部痠麻,就醫確診為頸椎間盤突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指出,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成年人,主要成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例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有時外傷撞擊,也會造成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厲家珍表示,這類患者常抱怨頸部疼痛,一旦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就會引起上肢的神經學症狀,包括痠、麻、痛,甚至出現電擊一般的疼痛感,若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則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

 

在X光影像,可見到較狹窄的椎間盤空間,但需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掃描,才能看到神經受到壓迫情形,作為後續治療的參考依據,選擇保守治療或是手術治療。

 

以陳先生為例,從一開始上背痛,接著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最後手臂越來越無力,吃了止痛藥,也做過復健,但效果有限。

 

前往復健科門診,經過問診及身體檢查、頸椎X光檢查,醫師懷疑頸椎神經根壓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第4至5、第5至6、第6至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已經影響到運動神經根,以致上肢無力,必須開刀。

 

厲家珍說,若是椎間盤已經破裂,無法夠過保守治療來改善症狀,就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如果頸椎盤只是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一般考慮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改變姿勢習慣及脊椎藥物注射等保守治療,大部分患者症狀在6周內逐漸獲得改善。

 

厲家珍建議,上班族看電腦螢幕時,務必保持正確姿勢,每40至50分鐘就休息一下起身活動。千萬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維持同一姿勢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borsonline) 這個可憐的早產寶寶, 因為媽媽被查出胎盤絮亂已經停止生長, 所以必須在27周就提早生產, 發育未完全的她生出來時只有0.48公斤, (圖片翻攝自borsonline) 醫生預言她活不過三周, 爸爸心疼地把和妻子之間最重要的婚戒套在她的手臂上, 希望能給她力量,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在醫療技術發達的社會,癌友在痊癒後該如何勇敢回歸社會,反而是目前困境,走過漫長化療後需要心理重建,且衝擊的面向還包括身體、精神、家庭、工作等,加上治療後體力逐漸下滑,再度就業比例偏低。亞東醫院成立全人醫療復健計畫「淑宜的幸福小棧」,讓乳癌病友在治療恢復後,建立新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7歲的Jessica把美白當成人生大事,幾乎嘗試過所有的美白方法,但明明不太曬太陽,出門都包緊緊又撐傘,防曬美白品用的也不少,卻一直無法擁有白皙的肌膚!營養專家陳怡君解釋,這是因為身體的氧化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黑色素的形成主要是肌膚受到氧化壓力所導致,例如過量的陽光曝...

閱讀詳情 »

1、優越感 AB型的人很堅強、有自信,做事果斷、迅速,為人樂觀,是屬於行動型的人。在團體中常站在指導的地位上,而且能將大家的意向當成自己的意向,尊重大夥的決定,並且將理想付諸行動。但在遇到挫折或失敗時,就會推卸責任,將失敗的因素歸罪於別人的身上只有在單獨和別人相處時,他會收斂自己的優越感,融洽的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