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頸部痠麻竟是這原因造成

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頸部痠麻竟是這原因造成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陳先生是標準的低頭族,上班時坐在電腦前,回到家繼續看手機、電視,睡覺前還是緊盯手機螢幕,最近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使用狀況更加頻繁。2周前他開始背痛,一路痛到手臂手指,往上則是頸部痠麻,就醫確診為頸椎間盤突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指出,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成年人,主要成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例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有時外傷撞擊,也會造成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厲家珍表示,這類患者常抱怨頸部疼痛,一旦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就會引起上肢的神經學症狀,包括痠、麻、痛,甚至出現電擊一般的疼痛感,若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則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

 

在X光影像,可見到較狹窄的椎間盤空間,但需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掃描,才能看到神經受到壓迫情形,作為後續治療的參考依據,選擇保守治療或是手術治療。

 

以陳先生為例,從一開始上背痛,接著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最後手臂越來越無力,吃了止痛藥,也做過復健,但效果有限。

 

前往復健科門診,經過問診及身體檢查、頸椎X光檢查,醫師懷疑頸椎神經根壓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第4至5、第5至6、第6至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已經影響到運動神經根,以致上肢無力,必須開刀。

 

厲家珍說,若是椎間盤已經破裂,無法夠過保守治療來改善症狀,就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如果頸椎盤只是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一般考慮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改變姿勢習慣及脊椎藥物注射等保守治療,大部分患者症狀在6周內逐漸獲得改善。

 

厲家珍建議,上班族看電腦螢幕時,務必保持正確姿勢,每40至50分鐘就休息一下起身活動。千萬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維持同一姿勢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亞洲女性普遍追求瘦的美感,但你知道嗎?體型過瘦的人不只不健康,還很容易因撞擊造成身體極大的傷害。日前就有一名20歲的周小姐,疑似因為過瘦,在外送時發生車禍,巨大撞擊造成心臟破裂,緊急送至醫院時已休克,所幸手術急救後已幸運撿回一命。醫師提醒,BMI值〈身體質量指數〉應在1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心臟衰竭患者來說,心臟移植手術是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在台灣由於器官捐贈嚴重不足,以致不少心臟衰竭病友,還來不及等到心臟移植就辭世了!所幸目前已有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能植入患者體內,讓心臟衰竭治療有了新選擇;不過,由於目前尚無健保給付,有需求的患者仍得自費。台大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到了末期才產生明顯症狀,所以又稱為隱形殺手,而其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皆有密切的關係;根據台灣腎臟協會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洗腎患者中有高達43.2%糖尿病病患,因此糖尿病所引發的腎臟病變,更是值得關注。罹患糖尿病12年的張伯伯就是典型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醫美市場成長率每年以倍數增加,但近年來許多問題卻慢慢浮現,其中以醫美廣告氾濫最為嚴重。根據北市衛生局統計,去年接獲民眾申訴醫療爭議件數高達五百三十二件,其中一百一十八件為醫美診所爭議;該局在今年一月份,重點稽查醫美診所,是否涉及不當招攬客戶,結果稽查四十八家,發現竟有六家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