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延命關鍵 NGS基因檢測從「腫瘤」找答案

肺癌延命關鍵 NGS基因檢測從「腫瘤」找答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長居十大癌症之首,許多晚期患者更憂心不已。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肺癌治療策略已不同,可根據期別、癌細胞和基因型態,決定標靶、免疫等治療,並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調整治療策略,達成「個人化醫療」目的,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肺癌先釐清三件事:期別、細胞型態、基因型態

王金洲醫師表示,過去肺癌分成「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者化療方式不同,不過近年來,肺癌分類更清楚,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大細胞肺癌、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三類,「小細胞肺癌和鱗狀上皮細胞癌與抽菸有關,其餘一半肺癌則與抽菸較無相關,尤其肺腺癌多是50多歲不抽菸女性。」每類的治療藥物都不同。

如果確診肺癌,王金洲醫師強調,應釐清三件事:(1)癌症期別 (1-4期);(2)肺癌細胞型態(肺腺癌、小細胞肺癌等);(3)肺癌基因形態。

王金洲醫師解釋,早期(1-2期)肺癌可以開刀盡早開刀,如果中晚期(3-4期)不能開刀,則根據細胞、基因形態決定合適的標靶、免疫或化療藥物,並依據基因檢測報告來調整治療策略,達成「個人化醫療」目的。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 制定「個人化醫療」

肺癌延命關鍵 NGS基因檢測從「腫瘤」找答案

針對肺癌基因檢測,王金洲醫師說明,過去大多驗單點基因,缺點是肺癌組織取得不易,檢體驗完即消耗,很難再驗其他基因,他鼓勵多點基因檢測,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單一檢體一次可檢測約400個基因或生物標記,再根據報告選擇適合藥物。

王金洲醫師表示,有別於單點基因檢測,只驗EGFR和ALK基因,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台灣肺癌相關醫學會指引,肺癌標靶基因已經多至7-8種,另外還有4-5種臨床研究即將完成,未來可使用的標靶藥物越來越多。

「個人化醫療也不等同只有標靶治療。」王金洲醫師進一步強調,基因檢測還可以檢驗免疫標記,適用免疫療法,甚至部分基因與預後有關,可預測病人治療的狀況。他舉例,若肺癌患者有TP53基因,治療效果可能相對較差,標靶藥物還要加上其他藥物。

另外,即使都使用EGFR標靶藥物,不同的EGFR基因位點突變,藥物效果也不同。王金洲醫師說,EGFR突變最常發生在exon 19的位置,該處有近20多個突變位點,有些位點藥物效果很好,有些比較差,可能須合併血管抑制劑,治療方向和策略可能不同,「NGS能比較清楚看出突變位點,制定治療策略。」

王金洲醫師建議,只要肺癌治療產生變化,出現抗藥性等情況,即可基因檢測,評估基因狀態,再決定治療方向。

院內、院外基因檢測有差嗎? 該如何選擇?

至於醫院內、院外廠商的基因檢測有何差別?王金洲醫師表示,差異在於平台(機台或技術)不同,此外根據基因檢測的數據,各單位的生物資訊部門的解讀能力也不同,影響提供的治療的策略參考。不過對肺癌醫師而言,「平台有能力驗出基因比較重要。」

王金洲醫師建議,患者應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病情、且符合認證的平台。此外,肺癌基因檢測,可分為「組織腫瘤基因檢測」,若不容易取到組織切片,還可採「液態基因切片」,抽血就可以檢測基因。醫師提醒,有些平台都可以做,有些只有一種,病人應根據需求進行了解。

肺癌治療大進步 NGS選擇合適藥物助續命

王金洲醫師分享,曾有一名45歲女性,被診斷第4期肺腺癌,根據當時單點的基因檢測,EGFR和ALK兩次都是陰性,無標靶可用。但他與患者解釋,年輕女性不抽菸得肺癌,基因突變機率高,建議NGS檢測找出其他基因突變,後來順利透過藥廠恩慈專案,獲得藥物,單一藥物使用存活已逾4年。

王金洲醫師呼籲,肺癌治療已大不相同,標靶藥物、免疫藥物越來越多,選擇只會越來越多元,患者應確定細胞、基因形態,評估適合的標靶、免疫藥物,並隨著治療進行基因分析,即使化療也進步,不用太擔心。

【延伸閱讀】

「台灣精準醫療計劃」啟動 基因科技與AI跨界整合

精準醫療對症下藥! 腎癌藥也可治泌尿上皮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瓜子是許多民眾過年不可或缺的零食,有人更是喜歡嗑瓜子的喀噠聲,而吃得津津有味,若是少了這一聲反而感覺不對勁;不過,醫師指出,嗑瓜子是非常傷害牙齒的行為,多數民眾又習慣使用門牙嗑瓜子,聊天時不注意或牙齒經過長時間磨損,很容易發生斷裂的情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面對癌症就只能束手無策?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為了響應國際抗癌聯盟(UICC)今年定的主題「破除癌症迷思(Debunk the myths!)」,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地提出幾點民眾對癌症的迷思與誤解,希望能消除大家對癌症的錯誤認知與消極態度,並呼籲唯有落實良好生活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春節出遊,癮君子可得要小心!要多注意景點是否有禁菸規範,台北市很多景點都是禁菸場所外,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有27個站也是全面禁菸,癮君子千萬不可在禁菸景點吸菸,以免遭到處以新臺幣2000元至1萬元罰鍰!為營造無菸環境,已經有很多景點都已被列為禁菸場所;台北市衛生局健康...

閱讀詳情 »

[情報] 麵包店不敢告訴你的事 從超商買來的麵包和蛋糕,已經被我放在陽台上超過一個禮拜,幫我打掃的歐巴桑,有天實在忍不住說:「妳怎麼把麵包放在外面啊?要不要拿去放冰箱?」老實說,我是在做一個實驗。這些麵包,我天天期待它發霉,但很抱歉,它們好得很,一點都沒有要發霉的樣子,就連蒼蠅、螞蟻都引不來,完美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