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晚期化療 身心靈全能照護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75歲吳伯伯於3年前發現罹患肺癌一B期,隨即以手術治療,但仍不敵癌細胞侵襲復發,1年後發現肺部多處轉移,讓吳伯伯心灰意冷,甚至興起輕生念頭,所幸在醫師協助及親友鼓勵下,積極接受新一代化學藥物治療,順利穩定病情至今。

肺癌分為第一、二期的早期,以及三、四期的晚期階段,早期可透過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提高治癒機會;晚期若經醫師評估手術預後不佳,則會採取化學治療等緩和維持性療法。由於肺癌篩檢仍不普遍,加上早期症狀不易察覺,因此據臨床統計約有四分之三患者,發現罹患肺癌時已是晚期,造成肺癌連續蟬連國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首位。

肺癌晚期治療以化療及標靶治療為主,近年透過電視劇情誇大渲染,常讓病友對於「化療」恐懼萬分,逃避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郭晉和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治療目標,早期可以前導性治療來減少癌細胞,術後則進行輔助性化療;晚期以化療抑制癌細胞蔓延、避免疾病快速惡化為主。目前化學治療已經相當進步,主要先採取「合併式化療」,以第三代化療藥物搭配鉑金類藥物,適合體能較佳患者。或單用第三代化療藥於體能稍差或年紀較長的病患。若是接受合併式化療後,效果較佳者,則可以依醫師建議採取「維持療法」,繼續使用單一種化療藥物,來延長疾病控制並降低副作用。

一般來說,化療藥物會有噁心、嘔吐,以及胃腸副作用,同時也可能導致造血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風險。郭晉和醫師進一步解釋,其實新一代化療藥物的副作用都已大幅降低,因為有較低的血液毒性作用,所以感染機率降低,也較少噁心、嘔吐的副作用,加上不用常跑醫院,可讓患者能適度降低心理壓力,積極面對治療。

接受化療之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個人衛生,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留意飲食均衡,避免碰生水、生食,同時可詢問醫院營養師建議,調配個人化飲食;也可養成運動習慣,透過散步、小跑步等方式維持體力;若是有發燒及其他異狀,切記盡快回診。郭晉和醫師提醒,化療需要身、心、靈的全能照護,家人必須給予病患信賴感與鼓勵,同時與醫師密切配合,詳實報告治療成效,讓肺癌晚期治療能真正達到延長存活期,同時維持生活品質的目標。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資訊,也可查詢肺癌衛教網http://www.lungcancerhope.com.tw/。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5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長期配合防疫服務,奇美醫學中心建立奇美疫苗注射隊人力庫。其中輝瑞(BNT)為濃縮劑量疫苗,接種作業繁瑣複雜,特別將疫苗注射前置作業納入教育訓練,使護理師接受完整訓練確保疫苗備藥的正確與安全性,但因疫苗抽取的過程,涵蓋很多步驟和繁複,且不同種類疫苗抽取的劑量也不同,便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桃園報導】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亞洲膽道癌發生率較歐美高 與肝炎盛行率有關 許多民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全球牙齒矯正的風氣日益興盛,以往傳統的黏貼式矯正器,利用金屬線將牙齒拉整齊,給人留下「大鋼牙」的印象。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對於矯正的要求更講究了,希望在矯正過程中也能保持外形的美觀,低調地悄悄變美,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隱形牙套。目前隱形矯正市占率以隱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宣布新增18例本土病例,其中多數為新匡列者,僅有2例隔離中陰轉陽。以縣市來看,今日本土的分布:高雄有13例、新北3例、桃園2例。 板橋女大生男友也確診 與西堤同病毒株 另1名新增個案為板橋家庭群聚案中,案19346(女大生)的親密接觸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