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體重莫名下降 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NOW健康 陳如頤/桃園報導】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亞洲膽道癌發生率較歐美高 與肝炎盛行率有關


許多民眾對於「膽道癌」並不了解,林口長庚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指出,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等肝疾均為致癌原因,而台灣肝炎盛行率偏高,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調查顯示,與歐美西方國家相較,亞洲膽道癌發生率較高,主要原因為亞洲地區肝炎盛行率較高,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2,500名患者,又以高齡族群居多。


吳教恩表示,早期膽道癌症狀不明顯,很難早期發現,許多病友確診時,均已到了晚期,以致存活率低,為了提醒民眾注意膽道癌威脅,醫界將2月12日訂為世界膽道癌日。


膽道腫瘤變大阻塞膽管 出現黃疸、深褐色尿、灰白色大便


吳教恩說明,膽道系統分布於肝臟,如果長了2、3公分的腫瘤,患者幾乎沒有感覺,一旦右上腹持續疼痛,就醫接受超音波檢查,腫瘤可能已經大到5到10公分。


臨床顯示,膽道腫瘤變大後,如阻塞到膽管,影響膽汁正常排出。此時,眼睛、皮膚出現黃疸;而尿液顏色有如紅茶,呈深褐色;缺少膽汁,大便則為灰白色。


膽道癌的治療難度高 確診時大都已經到了晚期


吳教恩強調,膽道癌的治療難度高,加上確診時大都已經到了晚期,因此,僅約2成病患可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需配合半年到1年的化療,5年存活率平均3到5成,如未化療,5年存活率僅2成。


吳教恩提醒,肝炎、肝硬化,以及有相關癌症家族史者,應該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如果短時間內體重莫名下降,或右上腹持續疼痛超過1個月,建議至家醫科、肝膽腸胃科接受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異常,再至大型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明金成心肌梗塞猝逝 醫示警冠狀動脈心臟病典型3症狀
▸年後甩肉潮!健身房簽約注意5點 安全減重飲食10守則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5歲的周太太因長期受下背痛所擾,尋求各式民俗療法;日前,周太太下背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將她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醫師經初步檢查發現,周太太血液中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兩倍、小便中白血球含量也偏高,且併有微燒,懷疑是泌尿道感染,收治腎臟內科。 腎臟內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疫情急速升溫,國內本土病例驟增,單日出現300例以上的確診個案。然而國內每年有高達七百萬以上的慢箋領取人數,如何在雙北疫情嚴峻期間,確保慢性病患的用藥不中斷又可以減少民眾暴露在公共場域的染疫風險?臺北北市藥師公會鼓勵,北市市民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群聚的風險及減少等待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間仍不斷蔓延,防疫勤洗手、戴口罩雖早已成為國人的日常,但國內近日也接連爆增本土案例。許多學童、民眾開始因應政策暫時停課、居家辦公,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接觸,降低感染風險,許多人選擇在家自行烹煮。也因考量到取得便利及保存期限,口味眾多的「調理包」便成為餐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