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65歲婦人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65歲婦人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5歲的周太太因長期受下背痛所擾,尋求各式民俗療法;日前,周太太下背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將她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醫師經初步檢查發現,周太太血液中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兩倍、小便中白血球含量也偏高,且併有微燒,懷疑是泌尿道感染,收治腎臟內科。


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為周太太安排磁共振做進一步檢查,最終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若放任不管,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在腎臟內科、感染科與神經外科,跨團隊合作下,周女士接受清創手術,術後,持續服用抗生素,逐漸恢復健康。


腰肌膿瘍為1種罕見的後腹腔感染,好發於糖尿病、腎臟病等抵抗力較差者。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發燒、排尿困難等,由於發生率不高、症狀缺乏特異性,常與其他疾病混淆,須仰賴醫師經驗與臨床敏銳,以及適當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早期診斷。


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65歲婦人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黃色箭頭為左側腰肌膿瘍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民俗療法緩背痛引起感染 嚴重恐致敗血症命危


經問診得知,周太太因椎間盤滑脫,長期受腰痛所擾,卻沒有循正規醫療;而是嘗試各種民俗療法緩和不適。洪思群主任推測,可能在民俗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有些針具或侵入性醫材未消毒完全,造成局部感染,進而引發菌血,細菌經血液侵犯腰肌,才會生成膿瘍。


洪思群說明,腰肌膿瘍依感染途徑分為血行性及周邊組織感染擴散兩種;不同感染途徑,致病菌種也會有所不同,透過血液培養,能針對不同菌種選用抗生素,達到最適切的治療。在治療上,以膿瘍引流搭配抗生素使用為主;然而,考量周太太的膿瘍未完全成形,不適合引流,感染範圍又擴及脊椎;若不處置,可能造成椎間盤及脊椎骨,因感染整個化膿爛掉,造成下肢癱瘓,甚至引發敗血症,導致性命存危。


醫療團隊最終決定以微創手術進行清創,並連帶處理周太太椎間盤患部,術後持續施予抗生素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洪思群主任指出,腰積膿瘍為感染症,需持續服用抗生素,直至影像檢查完全看不到化膿,治療才算結束。


洪思群提醒民眾,下背痛,可輕可重。輕者或許僅是肌肉筋骨的問題;但若痛到難耐,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甚至有發燒情形,就要擔心可能是腰肌膿瘍、骨髓炎等感染症,甚至是惡性腫瘤轉移,需盡速至醫院檢查。民俗療法常有治療不正確、延誤治療,甚至引發感染症的風險。洪思群最後呼籲民眾若有不適,還是應尋求正規醫療途徑,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逢年過節或閑情之餘,人們喜歡嗑瓜子來充實時間,不少人也都吃到過「苦籽」。然而你可知道這些「苦籽」是最強的致癌毒素?因為瓜子一旦發霉,極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會引起肝癌。所以專家建議:萬一吃到有苦味的瓜子,要趕緊吐掉並用清水漱口。   大陸媒體報導,平時我們在磕瓜子時,...

閱讀詳情 »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氣?1.頭髮常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7.陰部潮濕。濕是如何形成的?例如:早晨洗頭未干出行,晚上洗頭未干睡覺,刮痧拔罐后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

閱讀詳情 »

從化學物質的構成來看,汗液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味道最難聞的是在壓力境況下流出的汗液。圖為建築工人在高空工作。( MANDEL NGAN/AFP/Getty Images)   定期洗澡和做個人護理,可避免身體出現異味,但有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原因,也讓身體產生異味並難以清洗。美國《赫芬頓郵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