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造個人化用藥策略 糖尿病治療五指標

打造個人化用藥策略 糖尿病治療五指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2016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因糖尿病死亡人數已高達140萬人,較10年前增加30%,可見近代生活型態轉變,已大幅提高糖尿病罹病率。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表示,糖尿病治療必須兼顧藥物治療與患者生活習慣調整,然而隨著社會型態轉變,許多患者背後都有各自難以改變生活作息的原因存在;因此,醫師若能協助患者依個別情況調整藥物選擇,更能幫助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控糖用藥五指標 服藥順從性自然會提升

陳震寰建議,患者可主動透過穩定持久控糖、服藥頻率減少、減輕肝腎負擔、避免低血糖以及降低副作用等五大用藥指標,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陳震寰說,許多因糖尿病增加體重的患者都知道減重對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但礙於現實因素,如經濟狀況、工時長、或害怕低血糖導致飢餓恐慌等,真正能有效減重的患者很少,因此針對歷經多次減肥失敗而使治療信心受挫的患者,在血糖能穩定控制的前提下,可從現有藥物中,選擇不會增加患者體重,並避免處方造成低血糖副作用的藥物,以提升患者用藥滿意度,建立治療信心。

此外,傳統降血糖藥服藥次數和副作用過於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陳震寰指出,臨床觀察患者在服藥後若能明顯獲得症狀緩解,服藥順從性自然會提升,但若服藥後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效果,甚至因為藥物副作用感到不適,部分患者就可能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反而使穩定下來的血糖又開始劇烈波動,造成更大傷害。

低血糖成服藥隱憂 良好醫病溝通助患者擺脫恐懼

一名糖尿病患者趙先生,按照治療指引一天中必須依早、中、晚,三個時段服用藥物,但是趙先生每到中午服藥就會因低血糖產生暈眩,上工都必須帶著一包糖果才能緩解不適,漸漸自行停止服用中午用藥,不到半年,就因血糖指數過高入院。陳震寰醫師和趙先生經過溝通,了解趙先生情形立場後,調整服藥次數,趙先生服藥順從性因而提高,血糖也獲得良好控制,不再發生突發性暈眩。

陳震寰表示,醫師若能與患者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就能針對治療建立更有效的雙向溝通,打造正確用藥觀念。針對低血糖的副作用,現今也有可大幅減少低血糖發生率的DPP-4抑制劑,可作為糖尿病治療新選擇。他也鼓勵患者每次回診時可循「糖尿病用藥五指標」,主動與醫師討論,檢視治療及用藥現況,若有副作用不適或服藥頻次造成生活困擾等情形,可及時反映,請醫師調整劑量或用藥。如此一來,穩定控糖的同時也能兼顧良好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腹脹和排氣是人體消化分解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現象。當人體廢氣難以通過打嗝或腸胃脹氣的方式釋放出去的時候,往往就會在消化道聚集,導致腹脹。本文將為您介紹怎樣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醫學治療的方式緩解腹脹和排氣現象。 步驟   直接「放鬆」自己 不要憋氣不放。很多人為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今年23歲的鍾姓男子,服完兵役並出社會2年,近期經公司體檢意外發現,罹患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靜脈竇型心房中隔缺損」,雖然目前無任何異狀,但若不治療,日後恐導致心臟衰竭,若一般人的壽命是90歲,靜脈竇型心房中隔缺損患者可能只活到50歲;因此他進一步就醫接受達文西手術治...

閱讀詳情 »

快點分享給家中長輩與電腦族 低頭族吧!恢復視力的奇穴,你知道嗎?  是一位60多歲的和我分享的,他原有老花及近視,做這個穴道按壓半年後去驗視力已達1.2,現在他已不帶眼鏡。 有空就按壓明眼穴。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更需要這個妙方!祝您健康! 舒緩眼睛疲勞的妙方 明...

閱讀詳情 »

蜂蜜配麻油就可治便秘 便秘一直是一個難以面對的難題,時間一久對身體傷害很大。便秘還會因為腸道對有毒物質再吸收而導致排毒不暢,加重腎臟的負擔。目前在治療這種疾病的時候採用的都是含瀉藥成分的藥材,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一些食療偏方完全可以治癒便秘。 中醫認為蜂蜜與麻油都具有潤腸通便的功能,它們是幾千年有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