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骨轉移不用再忍痛 這樣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肺癌骨轉移不用再忍痛 這樣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肺癌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死亡率更高居冠軍,將近每小時就奪走一命。因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將近七成病人發現時已為晚期,癌症擴散後,治療不易。約有30%~40%的晚期肺癌會有骨骼轉移,有病人直到莫名其妙骨折就醫,才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全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褚乃銘醫師表示,有晚期肺癌病人因走路走一走腳突然斷了,到骨科就診後才發現是肺癌骨轉移。骨轉移雖然可能沒有症狀,但大部分表現以疼痛為主,一開始僅輕微痠痛,隨著癌症的侵蝕,疼痛會逐漸加劇,令病人難以忍受,有時也會產生神經壓迫症狀或高血鈣等。肺癌細胞侵蝕常見如脊椎、肋骨、骨盆腔、手臂及大腿骨等部位,若不積極治療,病人約50%會在兩年內發生骨骼相關併發症,癱瘓、失禁都有可能,不僅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存活期。

肺癌種類多 正確診斷才能對症下藥

褚乃銘醫師說明,肺癌有許多分類,如大、小細胞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等,不同的癌細胞有不同的藥物治療,若沒有正確診斷,就無法有效控制癌症。肺癌容易擴散、轉移,骨骼就是癌細胞很常轉移的部位。人體的骨骼是一種動態的平衡,蝕骨細胞會將老廢的骨骼移除,造骨細胞再去補起來,而癌細胞侵蝕後,會不斷刺激蝕骨細胞將骨骼移除,使得鈣從骨骼中釋放,形成高血鈣症,病人容易便秘、食慾不振,也讓骨骼空洞化,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骨折,嚴重者導致癱瘓臥床,降低病人存活期。

嗎啡止不住骨轉移痛 標靶藥+保骨針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肺癌治療日新月異,只要正確診斷及用藥,可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褚乃銘醫師分享一名罹患晚期肺癌的70歲男性病例,其癌細胞轉移至骨頭,每日皆需使用高劑量嗎啡才能勉強止痛,行動能力受到影響,只能靠輪椅代步。後來確診肺癌種類後,給予合適的標靶藥物,不僅疼痛程度減緩,也恢復行走能力,之後再搭配每個月一次的保骨針,逐漸重拾生活品質。

肺癌治療分成兩部分,首先作全身性治療控制癌症,例如標靶藥物、化學藥物、或甚至免疫藥物,處理全身的癌細胞,有需要時,再針對轉移部位做局部病灶治療,例如骨骼結構被破壞,可能需先進行手術固定,若骨骼結構完整,可用保骨針、放射線治療。針對肺癌的骨轉移,現在已有數種健保給付藥物,可以給予口服或針劑。醫師也特別提醒,使用保骨藥物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在治療前先到牙科評估,以降低口腔相關副作用發生。

補充營養、適度運動、遵從醫囑 才能確保治癌療效

褚乃銘醫師建議,病人除了藥物治療外,一定要補充營養,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才有體力撐過療程,若體能狀態允許,也要適度運動,維持身體機能。近來常有報導指出,癌症病人誤信偏方,自行中斷治療,造成不好的後果,因此提醒病友們,治療一定要遵從醫囑,不迷信偏方,才能確保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歲的小白從中午開始吐了無數次,一吃東西或喝水就吐,到了晚上又出現發燒和腹瀉,所以到急診室就診。小白5歲大的哥哥前兩天也有同樣症狀,媽媽在晚上一樣開始嘔吐、發燒和腹瀉也在急診。經由各種明顯的接觸史和典型症狀,醫生診斷為病毒性腸胃炎。所幸打完點滴,服用止吐藥和腸胃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6歲男性是糖尿病患者,幾個月前,右眼突然視力模糊,尋求眼科治療但卻無法醫治,後來還因糖尿病控制不佳併發腎病變因此住院,沒想到經眼科會診檢查,發現患者雙眼為增值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右眼早期玻璃體出血,透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後,患者視力已順利恢復。 眼底...

閱讀詳情 »

歡樂連續假期被濕冷的天氣打壞旅遊興致?別難過!在桌上也能玩出一片晴天,近年來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桌遊逐漸興起,看著整桌玩家不分年紀讓大人、 老人、小孩陷入既緊張又興奮氣氛中,不但動手玩,也要動腦想就能融入其中。   桌遊的好處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玩一個小時的遊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228連假到來,忙碌的工作之餘,已有規劃怎麼享受休假生活?趁著假期,來趟愉悅的旅遊犒賞自己吧!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 較少高度愉悅經驗 死亡率較高 該研究以英格蘭50歲以上參與ELSA<英格蘭老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