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潰瘍只能吃粥?腸胃科醫師破解3大迷思

胃潰瘍只能吃粥?腸胃科醫師破解3大迷思

胃潰瘍發作,只能吃粥,來減少腸胃消化負擔與不適?國泰綜合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朱淯銘指出,其實,沒有限制只能吃軟爛食物,巧妙避開太甜太油、酸辣、高蛋白、粗纖維食物這4類食物,菜單規劃還是有很多選擇!一起來看看常見的3大胃潰瘍迷思吧:


迷思一:胃痛發作只能吃粥?

胃潰瘍病程主要要分2部分,前面是急性期,後面是恢復期。急性期症狀嚴重的時候,建議把飯菜煮軟爛一點、清淡一點,吃粥或白吐司都是可以的;幾天後症狀改善,就可以慢慢回復原本飲食,不用一直限制自己只能吃粥。

朱淯銘醫師指出,恢復期的飲食,除了太甜太油、酸辣、高蛋白、粗纖維食物,其實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吃。因為,上述這些食物在胃裡消化的時間比較久,部分胃蠕動比較慢的人,甚至需要花費2到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將胃排空。對於平常就會胃脹氣、胃部不適的人,這些食物就要盡量少吃,改吃一般飯菜就好。

此外,恢復期絕對不要抽菸、喝酒,以免妨礙傷口癒合;三餐定時定量搭配良好作息,才有助胃部恢復健康哦!

迷思二:可不可以吃山藥、芋頭修復胃?

很多人說,吃山藥、芋頭這些「黏滑食物」特有的黏蛋白,可以覆蓋傷口、幫助胃傷口修復;還有人說高麗菜含有維生素K,可以抗發炎幫助胃潰瘍傷口癒合。到底可不可以吃這些食物來修復胃?

醫師指出,的確胃潰瘍患者適量攝取山藥、芋頭、高麗菜,有助傷口修復。但要特別提醒,千萬不要吃太多,因為山藥、芋頭、高麗菜都屬於高產氣食物,吃太多反而會脹氣!

迷思三:靜坐紓壓能緩和胃病?

朱淯銘醫師指出,人體腸胃道運作,跟神經系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長期處於焦慮、緊張的狀態,就很容易胃痙攣、胃痛、胃發炎,這是因為,自律神經也掌管胃酸分泌,胃酸一旦分泌失衡,胃的保護機制也會受影響,增加胃潰瘍的發生機率。所以才會有人說,想要加速胃潰瘍復原,就要多放鬆、減少緊張焦慮。

但是,朱淯銘醫師提醒,一般胃潰瘍,最主要兩大因素是幽門桿菌和濫用止痛藥;單純緊張焦慮所導致的胃病,就造成嚴重胃潰瘍,反而比較少見的,建議嚴重胃潰瘍患者,還是要找腸胃科醫師釐清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哦!【健康3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長者的關懷據點及共餐活動皆暫停,但也因此讓許多長者們加入防疫的行列。臺南市龍崎區衛生所出現「防疫口罩包裝隊」,由一群平均年齡78歲的長者組成,減輕衛生所的工作負擔,也呼應高齡友善的社會參與精神及行動。平均年齡78歲 防疫口罩包裝隊臺南市龍崎區屬偏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羨慕肌膚總是水嫩白淨,怎麼每天勤擦保養品還是差一大截?自疫情以來,出外都得戴上口罩,天氣悶熱反而讓肌膚不透氣,狂冒痘痘該怎麼辦?每日早晚保養,但效果有限。皮膚科權威醫師楊兆傑院長、林亮辰醫師倡導專業「氧」肌指南,運用醫療級活氧泡泡與傳奇電波,打造別於傳統療程,有助延緩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8歲張小姐,曾經二次人工受孕未成功,在103年透過試管嬰兒成功生下大寶,當時把其它多的胚胎冷凍,107年解凍胚胎植入後雖然成功,卻不幸在5週時流產,為了把小孩生回來,張小姐隔年再接再厲,植入2顆胚胎,懷孕成功並生下雙胞胎,完成一家五口”豐富熱鬧”的人生!生殖醫學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新冠藥物瑞德西韋研發,初步判定效用良好,在台灣已經取得有條件許可,希望7月能輸入1千人次藥物,同時不僅於此,台灣國衛院、中研院、長庚團隊都各自採用不同技術,研發出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衛福部強調,科技防疫國家隊亦儼然成形,因應疫情再次發生時,台灣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