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痛習慣服用胃藥? 小心吃出大問題

胃痛習慣服用胃藥? 小心吃出大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出現消化不良或胃痛時,你也常自行吞胃藥以緩解不適嗎?小心長期過量服用,恐引起副作用。食藥署指出,胃藥擁有中和胃酸的制酸劑、減少胃酸分泌的抑制劑、胃壁黏膜保護劑、消脹氣用藥等多種功能性不同的特性,其中常見的為制酸劑,藉由弱鹼性的金屬離子中和胃酸,不僅療效快,安全性較高,但仍得小心服用。

含碳酸氫鈉制酸劑 鈉離子高不適用高血壓患

像是含鋁鹽的制酸劑,容易造成便秘問題;若為含鎂的制酸劑,不僅可能誘發腹瀉,也會因長期服用,導致體內的離子不平衡,因此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應特別注意。食藥署說明,若為高血壓患者則不適用於含碳酸氫鈉的制酸劑,主要因鈉離子過高恐引發副作用,而選擇含鈣的制酸劑也要注意,應避免與其他藥物併用,否則恐影響療效。

長期服用胃藥 恐增加感染風險

此外,用於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H2受體拮抗劑及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若長期使用者,則需額外補充鈣、鐵和維生素B12,其中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恐會有頭痛、疲倦、便秘等不良反應。食藥署解釋,長期服用胃藥反而會使胃酸失去殺菌能力,導致壞菌入侵,增加感染風險。

服藥前掌握小撇步 才能真正發揮療效

有些人習慣服用西藥搭配胃藥,以減少腸胃不適,但合併服用前仍得諮詢專業醫師,才能避免影響藥品療效。食藥署呼籲,民眾服藥前不妨掌握五要及五不原則,包括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專業,以及不要求、不併用、不長期、不刺激、不亂買,選擇合適的胃藥,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打太極能長壽? 「武醫」何宗融解析太極的醫學價值

 告別藥罐子 複方治療協助控糖一針到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於世界各地傳出確診病例,相較於SARS,新冠肺炎具高傳染力但低致死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確診案例中,3%為重症病患、15%發生喘的徵兆,但高達82%為輕症患者;台灣感染科醫師也指出,從輕症轉重症的關鍵,並非病毒量太多,往往是失調的免疫力。免疫力的高低因人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高雄市政府自農曆春節期間,責請一家地區級醫院提供40床,提供居家檢疫有外宿需求或無家可歸民眾居住;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另外考量民眾外宿執行居家檢疫需求提升,加上自歐美等地區返國民眾人流增加,目前也已有兩家友善旅館,共32床投入防疫行列,可望將透過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球各地陸續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各國紛紛上緊發條,祭出許多防疫措施。在民眾及政府的努力下,臺灣目前的防疫成績,在國際上有目共睹。儘管如此,國內持續努力防止院內感染,醫療院所更落實進行管控出入口防疫點,保障民眾的就醫安全。 開立3個月連續處方箋 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也是旅遊旺季,但全球武漢疫情持續蔓延,許多人早已取消出國旅遊行程,而轉往國內戶外活動。然而,為避開人潮擁擠的空間,不少人換選擇進行自然旅遊或挑戰高海拔地區旅遊,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出發前應依個人健康狀況,做好行前醫療諮詢,及服用高海拔疾病預防藥物,留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